本報訊(記者 張力宏)4月21日,記者從全市小麥條銹病防治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今年小麥條銹病偏重發生,截至4月20日,已在全市4個縣17個鎮辦發生,發生面積5.2萬畝,為近10年來第2個重發年份,預計小麥條銹病發生面積將達30多萬畝,占小麥總面積的56.6%,給夏糧生產帶來嚴重威脅。
今春以來,我市雨水充足,田間管理技術到位,小麥長勢好于往年,夏糧豐收基礎較好。當前,小麥由南到北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多種病蟲交織危害高峰期。針對小麥條銹病發生的嚴峻形勢,全市農業農村系統超前謀劃,提早印發《關于切實做好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技術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防控措施,全面啟動小麥條銹病普防工作,并在小麥條銹病常發重發區設立36個病害監測點,開展系統監測和大田調查,準確掌握病蟲發生動態,并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指導。目前,全市發布病蟲情報32期,電視、報刊宣傳18次,發放明白卡1.8萬多份,培訓農戶1.35萬人次,已防面積5.8萬畝,小麥條銹病各項防控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