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勢特色 增加群眾收入
柞水做優做精中藥產業
本報訊(盧英 李俊俊)近年來,柞水縣高度重視中藥產業發展,始終把中藥產業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助推脫貧攻堅的特色主導產業來抓,緊緊圍繞建基地、抓加工、促營銷、創品牌、助脫貧的發展思路,加強政策引導,強化資金扶持,狠抓措施落實,努力把中藥產業打造成柞水優勢特色產業。
強化政策保障,將中藥產業確定為縣域經濟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成立中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專門設立中藥產業辦公室,并在各鎮辦設立相應的中藥產業發展機構,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中藥產業發展格局;制定出臺《中藥產業發展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中藥產業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加強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引導和支持,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提高產業效益,每年設立中藥產業發展基金500萬元,積極引導中藥材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大戶參與中藥材種植,建成示范種植基地18個5.16萬畝;加強與亳州中國醫藥城、白云山、盤龍藥業等知名藥企聯系對接,通過發展訂單種植,促進中藥材種類、規模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全縣中藥材年吞吐量達5000噸,實現銷售收入6000萬元。
打造名優品牌,借力科技部定點幫扶和省內外大專院校、中醫藥科研院所資源優勢,加快中藥產業研發中心建設,成立盤龍醫藥研究所和秦嶺特效藥材研究所,引進了陜南唯一的骨傷及腫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項目,先后培育南五味子、金銀花、盤龍七、重樓等主導品種4個,篩選道地品種50個,開發生產的盤龍七片、金茵利膽膠囊、蟾馬正痛酊等12個產品全國知名。
延伸發展鏈條,聚焦延伸中藥產業上下游鏈條,開發藥枕、藥茶、藥浴、藥膳等養生養老產品,不斷提升柞水中藥產業影響力,成功引進三八婦樂、七藥產業園等項目12個、企業37家,建成醫藥生產線19條、實施產業項目37個、年產值達25億元。2019年發展中藥材訂單種植3.85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專業大戶700個,創收1125萬多元,帶動3618戶群眾戶均增收千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