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在一線 識別在一線 選用在一線
柞水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干部培養選拔主陣地
本報訊(明曉東 謝非)“作為一名第一書記,我只是認真做好了我應該做的工作,能夠得到組織肯定,這給了我莫大的鼓舞。”柞水縣干佑街辦車家河村原第一書記鄭正前說。在擔任車家河村第一書記期間,他先后獲得了柞水縣優秀第一書記、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脫貧攻堅“三秦楷模”等榮譽稱號。2019年,鄭正前被提拔為干佑街辦主任。
鍛煉在一線,把廣闊農村作為“練兵場”。2015年以來,柞水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黨員干部錘煉品格、磨煉意志、積累經驗、增長才干的“煉鋼爐”,先后從脫貧攻堅一線提拔重用、晉升職級干部158人,占提拔任用干部總數的49%。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把業務強、素質硬、作風實、口碑好的干部抽調到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崗位上,堅持集中培訓、崗位輪訓、遠程培訓和實踐鍛煉相結合,使他們快速掌握了政策知識,迅速進入角色,成為農村工作的“多面手”。并出臺了一系列駐村干部管理制度,對認識不高、紀律不嚴、工作不力的駐村干部進行嚴肅懲處教育,嚴格按照“三項機制”進行組織處理。認真落實關心關愛措施,每年為駐村工作隊安排專項經費,組織“四支隊伍”成員體檢、購買保險等,為他們解決了后顧之憂。
識別在一線,把工作實績作為“硬指標”。“張書記到我們村上來以后,集體經濟迅速壯大,貧困群眾收入明顯增加,群眾滿意度高。”紅巖寺鎮本地灣村黨支部書記張貽選在評價原第一書記張龍時說。張龍在本地灣村擔任第一書記期間,探索推行“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黨建領航脫貧攻堅工作模式,使本地灣村一躍成為市級“三變”改革壯大集體經濟示范村,他本人連續兩年被評為商洛市優秀第一書記。2018年9月被提拔為柞水縣科教局黨建工作指導中心主任。2018年以來,柞水縣31名在脫貧攻堅一線考核為優秀的第一書記,在個人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格次,工作實績成為干部考核評價、考察選拔的“硬杠杠”。
選用在一線,把干事創業作為“定盤星”。原下梁鎮西川村第一書記、柞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治鋒,在駐村期間,積極推進該村產業發展,西川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在分管局里產業脫貧工作、特色農業攻堅戰等期間,產業脫貧工作在中省市考核中受到一致好評,特色農業攻堅戰在全市考核名列第一。2019年4月,他被調整重用為縣科技局局長。柞水縣把干事創業作為“定盤星”,把能上能下作為“調節器”,對工作突出、成效明顯的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在評先評優、表彰獎勵、推薦后備干部時給予優先考慮,特別優秀的提拔使用或轉任重要崗位。
2015年以來,93名第一書記、25名駐村工作隊員、40名基層干部,因工作突出得到提拔重用。此外,召回和組織處理不勝任、不適宜、履職不到位、影響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兩名,約談提醒20人、紀律處分125人、停職3人、免職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