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鵬軍 白為)連日來,市政協瞄準“三農”問題,立足政協職能職責,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建言為民,用實際行動為我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貢獻政協力量。
3月5日至9日,市政協委員采取靈活方式,深入縣區農業農村工作點,圍繞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銷售、農業生產資料供給保障、畜禽產業、糧食安全、農民工返崗及涉農政策落實等內容開展調研協商;各縣區政協也圍繞本縣區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工作開展調研,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協商討論對策建議,助力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振興。
針對農村就業創業的問題,建議要立足疫情防控實際,千方百計拓展就業渠道,加強勞務技能培訓,提升組織化程度,外引內聯捕捉勞務信息,盡可能多輸送農民工外出打工賺錢;同時給予本地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以及種養殖基地從項目、資金、用工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其盡快復工復產、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制定支持鼓勵返鄉務工人員在家鄉創業的政策,領辦企業,發展產業項目,擴大就業崗位,使群眾外出能就業,居家有事干,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針對疫情防控產生的用工短缺、原料短缺、延遲開工、規模縮減、效益下滑等問題。建議爭取省上相關部門研判疫情防控形勢,預測農業經濟發展動向,評估農業農村經濟影響損失,盡快制定促進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以及產業基地抗擊疫情降低損失增加效益的政策措施,通過用工補貼、流動資金貸款、農產品滯銷補貼、化肥、農藥等補助政策,全方位調動和激活農業農村經營主體士氣,提振市場信心,確保農業農村生產經營主體早開工、開全工,滿負荷生產。
當前正值春耕播種、定植的關鍵時期,針對春播春耕面臨的技術指導問題,委員們建議邀請省上組織專家、學者盡快研究制定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指導洋芋點播、畜禽添槽孵化、防疫及病蟲害防治、種養加企業開工生產的規范性操作指南,細化搶農時補虧損、復工復產技術要領,指導春季農業生產依靠科技提升效益、規范生產擴大規模,確保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實現較快的恢復性增長。
建議堅持產業扶貧為主助推產業融合,爭取省級農業農村部門結合疫情防控,突出脫貧成果鞏固,拉長農業產業鏈,建立農業產業體系,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使農村農業生產要素向產業集聚并發揮效能。
建議省上出臺大力推進農業產業與文化、旅游、生態產業融合的政策,加快產業小鎮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庭院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貢獻力量。
建議盡快健全農業農村系統電子辦公系統,設立農業建設項目,支持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擴大農業物聯網應用,推進可視化遠程指導,提升技術指導效率。
建議通過網絡平臺,加速破解農村電子商務日用品工業品農資下行容易、農產品上行難的問題,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對農產品銷售的補貼支持力度,推進農民現金收入有效增長。
專題調研協商開展以來,一個個問題、一條條建議將群眾需求、百姓期盼轉化成務實舉措,圍繞農業生產進一步闡述獨到見解,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書寫新時代的政協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