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防疫發展“兩手抓”系列報道之一
樊利仁 馮永發
連日來,在丹鳳縣龍駒寨街辦河澗社區新建丹鳳高級中學項目工地,40多名工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分區作業,各類機械轟鳴,在各個作業面有序施工;在竹林關江北移民新區商洛鶴秦服裝生產車間,300多名員工輪班上崗,多條生產線高效運轉,企業所生產產品供不應求;在商鎮東峰10萬頭生豬規模養殖場已全面動工建設……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丹鳳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考題。為打贏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兩場“硬仗”,丹鳳縣在落實好各項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有序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穩住經濟發展大局,千方百計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吹響經濟復蘇“沖鋒號”
丹鳳縣緊盯疫情防控責任,嚴格鎮辦屬地管理、行業部門監管責任落實,按照“管行業、管防控,管生產、管防控”要求,聚焦交通運輸源頭管控、村(社區)防疫管理、復工復產企業和重點行業場所監管等重點方面,扎實做好來丹返丹人員管控排查、轄區人員健康管理、復工企業防控責任落實和商場、超市、酒店、賓館、餐飲等各類市場經營場所的監督檢查等工作,大力推廣使用“健康陜西二維碼”,堵住行業領域疫情防控漏洞。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縣上組建多個工作專班,統籌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工業企業復產、旅游三產發展、農業產業發展等工作。在重點項目建設方面,夯實了縣級領導包抓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建立新開工、招商跟進洽談、新策劃“三個項目清單”和項目開復工快報制度,確保重點項目開復工率3月底前達到80%以上。在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持續深化“百人包百企”活動,建立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嚴格落實援企穩崗和減稅降費政策,用足用活省市專項資金,爭取信貸資金支持,幫助工業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文旅三產發展方面,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扎實做好旅游宣傳營銷、拓展推介,加大景區與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力度。同時,分區、分類組織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重點支持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在具備防控條件保障的前提下“應復盡復、能復盡復”。支持傳統零售企業提升網絡營銷能力,推進線上線下融合,鼓勵電商平臺與物流配送企業開展“無接觸服務”,進一步釋放網購消費潛力。
丹鳳縣在全市率先出臺《丹鳳縣做好疫情防控增加農民收入防止返貧政策支持辦法》,預算財政資金1.2億元,從產業、就業、金融三方面制定了27條“硬核”措施,積極應對疫情對產業就業造成的影響,激發群眾發展產業就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有效防止因疫返貧。支持農業產業發展,鼓勵扶持有勞動能力、有發展意愿、有發展條件的農戶發展以食用菌、中藥材、核桃、葡萄、狝猴桃、茶葉、蔬菜、魔芋等“八個重點產業”為主的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按當年新發展數量予以補助。
部門聯動優化服務 打通復工復產“腸梗阻”
按照丹鳳縣疫情防控總體安排,縣上成立了全縣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組,負責規上工業、限上商貿企業復工復產工作。要求縣內企業,在嚴格執行縣疫情防控辦關于做好項目復工和企業復產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嚴格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并要結合企業實際制定企業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經企業主管部門現場核查驗收后有序復工復產。對企業復產中除重點疫區的省外來丹人員,要求企業提前報告主管部門和縣疾控中心,進入丹鳳境內應乘專車到縣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核酸及相關體檢程序后,根據體檢結果由企業接回廠區或專車送返。對于省內外非重點疫區來丹拉運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車輛,到達企業廠區疫情檢查點時要嚴格消毒和掃碼驗證,在健康狀態的前提下,相關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擋車輛暢行。
縣上組織各行業職能部門干部對工礦商貿、危險化學品等企業復產復工采取“一對一”上門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復產復工、應急物資運輸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對企業復工復產手續辦理開辟“綠色通道”,特事特辦,順延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生產相關證書有效期,對高危行業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行業人員考試取證及證書延期復審一律暫停,恢復時間視疫情防控進展情況另行通知。在此期間,需要復審或延期的證書,有效期順延。明確工礦商貿企業停產停工不足6個月的,由企業自行組織復產復工驗收。停產停工6個月以上1年之內的,可提前預約組織復產復工驗收。
資金是企業復工復產最大的瓶頸。丹鳳縣在金融支持政策方面,通過貸款貼息,推行快貸行動,下調民營及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綜合運用紓困解困措施,實行還款寬限調整還款計劃,延長扶貧小額貸款還款期限等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來解決企業恢復生產中的資金難題。
目前,全縣36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復產34戶;限上商貿企業33戶,已營業27戶。省級重點項目5個,開復工4個;市級重點項目31個,開復工25個項目;縣級重點項目60個,開復工38個項目。
有序推動合力攻堅跑出全面發展“加速度”
丹鳳縣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在產業發展上著力抓好食用菌、中藥材、核桃、肉雞、艾草、毛驢、葡萄、狝猴桃8個重點產業發展,為全年產業發展扎實基礎,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按照做好疫情防控增加農民收入防止返貧政策支持辦法,鼓勵群眾發展壯大產業,圍繞年新建100個雙孢菇愛爾蘭棚、1萬畝良種核桃基地、2000畝狝猴桃、1.5萬畝天麻、1萬畝葡萄、5000畝艾草,新增3500頭毛驢目標,把8個重點產業工作任務逐項分解到部門、鎮辦,列出目標責任清單,建立工作推進臺賬,要求每個鎮辦確定兩個產業示范基地或產業鏈上的新型經營主體,啟動產業扶貧項目28個,為順利完成全年產業發展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全縣已種植的雙孢菇272棚和8個工廠化車間,6個百萬袋香菇基地發展代料357萬袋,栽培天麻8500畝,科學管護可采摘茶園4500畝,全縣肉雞存欄120萬只、毛驢存欄1610頭,畜禽新添槽補欄1.2萬頭只。
有序組織勞務輸出,有效解決疫情期間勞動力轉移就業難題。從1月下旬開始,縣上就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增加農民收入防返貧促就業十條措施》等指導性文件,對疫情期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通過送信息、送崗位上門、網絡招聘等方式,將就業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全力做好供需對接、崗前培訓、組織輸出等多種就業服務,促使剩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
截至3月9日,丹鳳縣通過“點對點”輸送務工人員17批次,安排專車37輛,累計輸送853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39人,跨省點對點輸出396人、省內點對點輸出457人;16家開工復產社區工廠、扶貧基地帶動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1079人帶動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3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