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黨梁)近年來,柞水縣充分利用國家科技部定點幫扶機遇,多渠道引進專家團隊、廣領域爭取科技項目、深層次開展科研攻關,助推小木耳變成脫貧致富大產業。
柞水縣精心選育木耳菌種,圍繞解決柞水木耳菌種需外購、成本高等問題,邀請吉林農業大學院士團隊到柞水采集野生菌種,選育適宜柞水地理環境、符合質量安全標準、市場前景好的5個菌種示范種植,新提供35個木耳品種進行比對試驗,試驗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為推廣種植奠定了基礎。加強生產過程管控,圍繞菌包加工、成長管護、采摘晾曬、分揀包裝等環節,聯系專家實地開展培訓200人次,全面提升木耳工廠化生產、科學化大田管理水平。對接編制柞水木耳生產標準,制定黑木耳吊袋栽培技術等4項規程,協助申請柞水黑木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推進精深加工示范,圍繞破解末端產品過剩、初級產品積壓等問題,爭取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支持,建成木耳產品研發示范基地,研發出木耳脆片、木耳冰激凌、木耳超微粉等示范產品,提升了柞水木耳的附加值。
同時,引進西北大學、阿里云計算公司專家團隊,打造全國首家“木耳大數據中心”,為質量溯源、大田管理、等級篩選、網絡銷售提供強大支撐。做靚品牌特色,爭取阿里巴巴集團將柞水列為重點幫扶縣,指導制定銷售方案,開展電商人才培訓和品牌文化推廣,幫助柞水木耳先后登上香港“創科博覽2018”“阿里巴巴2019豐收節公益直播盛典”和“2019天貓雙11公益晚會”舞臺,銷售額突破60多萬元,提升了柞水木耳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