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田琳)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一江清水供京津”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全力保護、重拳執法、嚴格監管,確保了丹江出境水質持續穩定達標。
商洛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涵養地。目前,丹江口庫區蓄水量290多億立方米,其中來自商洛丹江及其支流和境內部分漢江支流貢獻水量50多億立方米,占17.2%。截至9月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向北方地區供水250多億立方米。
我市重點實施了8大類162個污染防治項目,丹江流域綜合治理、“兩岸三線四區”重點區域綠化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完成造林34.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702平方公里,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31天,持續位居全省第一,主要河流監測斷面和9個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全市實施完成污染減排項目69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較2015年下降5.46%、4.62%、5.37%、4.83%,揮發性有機物零增長。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11個問題、交辦的71個信訪件全部整改到位;省委環保督察反饋的24個問題有16個按時限整改到位,交辦的203個信訪件全部辦結;整治秦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453個。去年全市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3%和95%。累計整治散亂污企業411戶,劃定畜禽禁養區2015平方公里,整治“大棚房”問題16起,新增高標準農田4.16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3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