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蝶
71歲的時候,你在干什么,還能干什么?大概是每天散散步,逗逗貓狗,坐車去看在城市另一端居住的兒孫們。今年71歲的王生哲本應這樣活著,但他偏偏不服老。每天凌晨5點多起床,開始晨跑,然后吃過飯就去騎行,風雨無阻,平均每天騎行50公里,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每年氣溫上升到10℃以上時,王生哲就開始游泳。這么多年,單車協會騎行丹鳳、洛南、山陽的活動,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
2016年3月26日,王生哲第一次跑到西安參加全國騎行活動,活動中有200公里騎行與120公里騎行,他心里沒底,就報了120公里的,并且圓滿完成了此次騎行。這次騎行讓本有些膽怯的王生哲有了底氣,回來后就加入了商州騎跡單車協會。王生哲說:“我知道有這個單車協會,但是我年紀大了,怕拖他們后腿,剛開始就沒敢加入。參加西安那次活動后,我覺得自己可以,回來后我就加入了協會,跟著他們一起騎行。”
今年6月10日,王生哲隨著13個人的隊伍一同前往成都,開始了他的騎行西藏之旅。走到半路的時候,王生哲給兒女分別打了電話,通知他們自己去騎行西藏了。這已不是他第一次“先斬后奏”了。盡管兒女們在電話里有諸多抱怨,但也知道王生哲決定的事情誰都勸不住,就只能叮囑父親保重身體、注意安全。
6月15日,騎行的第5天,抵達瀘定,隊伍將在這里休整一天。王生哲早就對聞名已久的瀘定橋向往不已,看到瀘定橋的雄偉景觀后,他不禁感慨:“瀘定橋確實艱險,十八勇士的英雄氣概值得我們學習,這一遭,不枉此行。”
一路走來,騎行路況良好,但在從左貢縣到邦達鎮的時候,王生哲出現了點小意外,連續上下坡的時候,他不小心沒壓住車往后退了兩米多,人跟車都倒在了地上。所幸及時剎車摔得并不嚴重,但在接下來的騎行中,王生哲將速度降下來許多。
他的視力跟聽力都不如一般人,所以在騎行中更容易受到影響。在騎行西藏的路上,有幾次都因為他看不到停下來休息的同伴,自己獨自騎行前去,然后又折回來找他們。還有一次,他已經獨自騎行超過同伴近20公里遠,還是隨行的保障車將他拉了回來與隊伍集合。
騎行西藏,走中國海拔最高的公路,挑戰稀薄的空氣之下的極限運動,極為考驗騎行人的意志。而這一路,王生哲都堅持了下來。71歲的他不像17歲少年那樣身體健壯、年少輕狂。但卻因為有不服輸的心和堅持鍛煉的強健身體,他能夠長途騎行。王生哲說,如果有機會,他一定還要再一次騎行到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