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樊利仁)近日,丹鳳縣馬爐村原村黨支部書記劉西有被評為“最美勞動者——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最具影響的勞動模范。”
為了重溫勞模事跡,弘揚勞模精神,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總工會、共青團陜西省委、陜西省婦女聯合會,聯合發起“最美勞動者——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最具影響的勞動模范”命名活動。活動自今年3月份啟動以來,經過逐級申報、層層篩選、多部門審核、公開公示,最終命名70名最美勞動者——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最具影響的勞動模范并命名30名提名獎獲得者。
提起劉西有,在丹鳳縣可謂家喻戶曉,他用短暫的一生、用一顆裝滿老百姓冷暖的心詮釋著對黨對人民無限的忠誠,猶如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鐫刻在人民的心中!
劉西有生于1925年,病逝于1981年,陜西商洛人,中共黨員,生前曾任商洛市丹鳳縣馬爐村村長,農會組長,初、高級社主任。1950年,為了讓馬爐人過上好日子,劉西有成立了商洛第一個變工隊。他和伙伴外出背礦,用換工的方式換回了87斤生鐵,打成了12把虎牙镢頭。隨后,劉西有用12把镢頭開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史。帶領鄉親們在亂石堆中修田造地、引水修渠、打壩建水庫,硬是把窮山惡水的地方變成了“山下梯田坐底、山間經濟林纏腰、山上油松戴帽”。
他大搞植樹造林和多種經營,推廣山茱萸科學育苗和人工栽植技術,在馬爐村栽下了漫山遍野的山茱萸,使之成為馬爐人幾十年來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1958年,劉西有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參加全國“群英會”,并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周恩來總理為馬爐大隊簽發了國務院獎狀,從此“十二把镢頭鬧革命”成為劉西有帶領鄉親艱苦創業的高度概括,馬爐村也成為西北地區的一面旗幟。后接連當選為中共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劉西有被授予“最美勞動者”榮譽稱號,這是新時代對在艱苦創業中孕育而成的偉大勞模精神的呼喚與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