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點 補短板 強弱項
我市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本報訊(記者李小龍)記者日前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將繼續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系統打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場保衛戰,推動全市生態環境持續穩定向好。
我市將堅持把推進綠色循環發展作為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一方面,要結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整治“散亂污”企業,推進園區綠色化、循環化改造和資源綜合利用,推動有色、冶金、建材等傳統產業轉型。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兩新兩大+數字化”的綠色循環產業,推進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循環產業體系。
在青山保衛戰方面,鞏固秦嶺違規建筑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成果,6月底前組織開展并全面完成秦嶺區域亂搭亂建、亂砍亂伐、亂采亂挖、亂排亂放、亂捕亂獵“五亂”問題專項排查整治任務;修訂完善我市秦嶺生態和環境保護總體規劃,推進四級網格化監管體系和平臺建設;編制完成秦嶺礦產資源開發專項規劃,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年底前完成治理恢復600畝;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商州區完成試點,其余6縣啟動實施。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和新能源利用,削減規上工業用煤兩萬噸,拆改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43臺;治理高排放機動車,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560輛,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26輛;全面落實建筑工地“七個百分之百”要求,中心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分別達到85%、80%以上;開展秸稈還田、青貯飼料、堆肥等綜合利用,從源頭控制秸稈焚燒;加大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力度,推進中心城市和6個縣城全覆蓋;全年完成植樹造林35萬畝、市區城周綠化補植提升5000畝。
在碧水保衛戰方面,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鞏固二龍山水庫市級飲用水源地34個問題整治成果,完成縣級飲用水源地剩余4個環境問題整治,搞好日供水千噸或服務萬人以上的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改,按季度發布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持續推進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強化排污管控治理,加快完善城市和縣城污水管網,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6月底前商洛高新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年底前7個縣域工業集中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成,城市建成區入河排污口全部封堵到位,杜絕污水直排現象。
在凈土保衛戰方面,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信息采集和風險篩查,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保障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加強涉重金屬行業防控,開展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排放量在2013年基數上削減3%;開展2019“清廢”專項行動,加強固體廢物與危險廢物監督管理,推進鎘射管理標準化建設;推廣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等措施,推行化肥減量增效、配方施肥等技術,確?;兽r藥使用量零增長;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3%,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0%。
我市將堅持問題導向,狠抓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交辦的信訪投訴問題整改任務,以及省委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統籌抓好秦嶺生態環境專項執法檢查、“綠盾行動”等專項檢查、督查反饋的各類問題整改,確保按期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