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品嘗山寨里的正宗韓餐,沒有在幸福墻上留言,你的終南山寨之行將可能留下小小的遺憾!”直播打前站采點的小鮮肉這樣向我介紹著。她的目光告訴我,這是她的一個很不錯的發現。接著她走到我身邊,壓低嗓子對我耳語道:“主要是店主是一位貌美如花的韓國姑娘。”
5月23日上午,我們商洛日報“點贊新中國、美麗鄉村行”直播團隊來到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終南山寨,小鮮肉向我報告上述信息的同時,還把“正宗韓餐、幸福墻、韓國姑娘、柞水小伙子”等“關鍵詞”,用手機發送給我。
看來,這家韓餐小店有料!那么,這家小店的背后,還有哪些讓人感興趣的事情呢?


在終南山寨不難發現,寨門是用石頭砌成的,寨子里的許多小店都是石板房。記者迅速來到山寨靠近河邊石拱橋的這家韓餐小店。這家小店,墻是石頭砌成的,屋頂是石板蓋的,跟別的店鋪沒什么明顯區別。要說區別,接下來看到的便多少有些搶眼了:店門上面用中韓文分別寫著“韓式石鍋拌飯”,左邊石墻上貼著一塊海報,用圖文介紹經營石鍋拌飯、韓式冷面、紫菜包飯。門的右側石墻上面,寫著“幸福墻”三個字。石墻前面有一棵近兩米高的山楂樹,樹梢上掛著用中韓文字寫的“愛情樹”字樣。記者發現,山楂樹上、幸福墻上,掛著吃貨們留下的“心愿”小牌簽。

走進小店,掛在墻上的一身玫瑰紅韓服,格外引人注目。掃視整個店面,并不大,也就三十幾個平米的樣子。記者看到,店內擺放著寬大約五六十公分、長一米二三的小長桌,一共五張。右側用吧臺隔開,吧臺后面是操作間,操作間里擺放著女主人自制的韓國泡菜和各種食材。小店前門端對著后門,從后門出去,可以走進山寨的街道。店雖不大,布置得卻很溫馨,很舒適。店內兩個模樣相似、大約一歲多的孩子騎在長桌前的小圓凳上,雙雙打量著我。我問是不是雙胞胎,男主人介紹說是龍鳳胎。他還從石墻一角壁架上拿下擺在那里的相框遞給我,告訴我說:“這是之前剛照的全家福。”他指著畫面中稍大的男孩告訴記者:“這是大兒子,六歲。”

簡短交談得知,男主人叫康斌,柞水雙河村人,媳婦董棋盈是韓國人,中文非常流利。選擇棲身山寨,主要是她看中了山寨養人。據董棋盈介紹,正宗韓餐,加上“愛情樹”、“幸福墻”,使他們小店成為了山寨的一道靚麗風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吃貨。

其實,柞水小伙康斌和他的韓國媳婦董棋盈選擇山寨,不但要經營韓餐小店,而且要“經營”他們的愛情。董女士說:“生活就像減法,每一頁撕去,都不可以重來,所以珍惜每一天。”她說之所以選擇山寨,是因為山寨就像康斌一樣,絲毫沒有“污染”,給她帶來的全是開心快樂。她希望小店給游客提供的不光是食物,還有精神層面的東西。她希望進店的游客留下美好,于是她“設計”了這面“幸福墻”。她樂意人們把心愿掛在“幸福墻”或“愛情樹”上。她祝福自己,也祝福過往的人們。她告訴記者,一位清華學子留下這樣的心聲:“靜坐聽雨,雪中聽琴,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她說,這樣美好的心愿,也是她的心愿。她說,留下這些滿滿的心愿,把幸福傳遞給了山寨。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柞水小伙子康斌與他的韓國媳婦的愛情,正在以這種特別的形式感染著人們。難怪游客中有人贊嘆:幸福掛滿了石墻,山楂樹下種下了愛情的永恒!

交談中得知,康斌沒房沒車沒背景,十五歲那年由于家貧輟學外出打工,落腳青島。康斌雖說書沒讀多少,但他好學上進,憑著自學成為了一名廚師,干出了名堂,掙了錢。2012年“十一”黃金周,在一次廚師上門服務活動中,康斌有緣結識了韓國現代公司駐中國公司的會計兼營養師董棋盈。一來二往中,董棋盈愛上了康斌。很快,二人就墜入了愛河。三個多月后,董棋盈來到中國,跟康斌結婚。從此,這對幸福夫妻形影不離,夫唱婦隨。

康斌娶了貌美如花的韓國姑娘董棋盈,二人養育了三個孩子。在青島收入較高,但為了照顧年邁多病的父親,今年清明節前,夫婦二人帶著孩子,告別讓他們從相識到相愛的青島,回到康斌的老家柞水,選擇營盤鎮終南山寨棲身。康斌是廚師,董棋盈擁有韓國營養師資格,小店開張時間雖不長,生意卻蠻不錯。而兩人的愛情故事,更是在山寨里被傳為佳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