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匹配找崗位 靶向就業促增收
鎮安蘇陜扶貧協作勞務基地引導群眾穩定就業
本報訊 (田 琳)“去年就是經過鎮安蘇陜扶貧協作勞務基地的公司介紹,我去了成都富士康工作,才3個月我就賺了1.5萬元。過完年后,我又到‘公司’來找合適的工作,現在在南京LG化學工作。收入穩定,感覺踏實。”2月25日,說起去年以來的收入,家住鎮安縣永樂街辦的張永德說,現在有工作收入穩,得益于鎮安縣蘇陜扶貧協作勞務基地的人力資源公司的“牽線”。
鎮安縣蘇陜扶貧協作勞務基地目前有4家人力資源公司,其中于2018年2月注冊成立的鎮安縣新蘇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具有代表性,其余3家為鎮安縣豐元、紅海、同瑞祥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該基地去年勞務輸出349人,其中貧困群眾152人,每人月工資都在4000元以上,戶均年帶回收入2萬至3萬元。2月20日至21日,鎮安縣舉辦的以“促進轉移就業,支持回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2019年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暨鎮安浦口勞務協作就業招聘會上,僅浦口區就有17家企業參加招聘。
據了解,勞務基地公司獲取東部地區企業的用工需求信息后,為打消當地百姓外出就業顧慮、解決就業信息不對稱問題,4家人力資源公司此前深入全縣100多個村,利用鄉村集會時機,與當地村委會聯辦小型招聘會,與群眾面對面了解群眾家庭實際,溝通就業信息,以此為基礎建立鎮安縣有意愿外出就業人員數據庫,根據個人意愿、特長、能力,精準匹配企業崗位,提高就業成功率。
“積極對接江蘇、浙江、四川等省10多個市,20多家人力資源公司、近百家企業,長期提供上千個崗位需求。”鎮安縣新蘇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波介紹說,“公司成立之初,縣人社局和縣蘇陜辦幫忙搭建平臺,公司與鎮村直接對接,在各村鎮召開近20場的招聘會,通過招聘會讓廣大群眾有了信任與初步認可。群眾務工有了收入,公司也可以獲取企業提供的報酬。”僅新蘇秦一家人力資源公司,2018年就送出25批68人就業。
以往鎮村群眾找工作有多種顧慮,怕網上信息不可靠被騙,怕出行吃住花銷大還沒有結果,正規人力資源公司的出現解決了外出務工群眾的后顧之憂。不僅解決勞務就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還能夠精準服務到人,甚至可以把1名有意愿外出的人與上十個崗位進行對接,直到雙方滿意為止。達成意向后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全程跟蹤,到崗后不滿意可以酌情報銷路費,真正讓群眾在家門口找到稱心的工作。
家住鎮安縣回龍鎮萬壽村的李成業,去年9月6日經鎮安蘇陜扶貧協作勞務基地的人力資源公司介紹,在成都富士康工作3個月,月收入6000元。今年2月18日,他再次經公司介紹到南京LG化學工作,月收入近5000元。李成業說,自己能夠及時就業,工作相對穩定還收入高,這得益于人力資源公司的幫助。
“開年以來已經送出40多人外出務工,一季度預計能讓100人外出就業。”鎮安縣發改局副局長徐文君說,新一輪蘇陜協作開展以來,縣發改局、蘇陜辦聯合浦口區、鎮安縣兩地的人事就業部門,建機制搭平臺,篩選外邊好的就業信息,再通過鎮安蘇陜扶貧協作勞務基地把人送出去,讓廣大鎮安群眾,尤其是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助力一人就業、全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