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2018年重點工作回眸
何旭陽
2018年是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四屆市政協工作穩步向前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在中共商洛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市委四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圍繞服務追趕超越,緊扣打好三大攻堅戰和“五個戰役”,貫徹新理念,落實新部署,著力推進政協事業穩步向前發展,為加快創新美麗幸福商洛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強化政治引領,凝聚思想共識。堅持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到政協工作的各個方面,始終保持人民政協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本色和傳統。自覺履行政治責任,確保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按照全國政協和省政協的統一要求,及時安排部署,迅速在全市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推動重要思想成為各級政協組織的思想指引、理論指引和行動指引。緊扣“八個深刻領會”,通過常委會專題學、主席會議重點學等形式,組織政協常委和政協委員系統學習《重要思想摘編》,深入市級各民主黨派、市政協各界別和各縣區政協進行宣講解讀,進一步提高廣大政協委員對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理論精髓的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緊貼政協事業發展“緊跟誰”、人民政協“是什么”等5個專題,成立14個調研組,深入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履職調研和理論研討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政協委員對人民政協地位作用、目標任務、職責使命的精準理解和全面認知,為推動政協工作穩步向前發展提供了思想政治支撐。成功召開全市政協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會議規格高、規模大、效果好,市政協的研討材料被選送全國政協研討會印發交流。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發展大局。深入開展“情牽商洛·協作發展”主題協商活動,成功舉辦部分市政協委員和經濟協作聯誼會代表人士座談會,助力脫貧攻堅對接會,組織聯誼會會員和客商代表55人參加2018年“絲博會”,促成北京月壇大廈等公司與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簽訂各類合同協議28個、總投資61.5億元。開展“化解金融風險、實現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專題調研,提出的5類20條意見建議得到相關部門采納。開展“區域經濟前瞻性研究”界別協商調研,撰寫的《加強商洛交通大通道建設》發言材料,在省政協十二屆四次常委會上進行交流。開展“加強城市規劃引領、提升城市品位”對口協商,提出意見建議37條,為市委、市政府推進相關工作提供了參考。緊貼打好全域旅游攻堅戰,圍繞完善旅游業態、優化旅游環境、建設融資平臺等開展協商調研,提出助推全域旅游發展的意見建議24條。組織委員年度集中視察活動,各位副主席帶隊,300多名市政協委員參加,促進縣區之間相互學習、競相發展。組織市政協委員對城市園林綠化示范街區、綠化提升在建項目、綠化拓展區和創園示范單位進行視察調研,提出意見建議5類42條,為加快中心城區創園起到了助推作用。



(上接第一版)
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全面落實中省市關于脫貧攻堅的工作要求,市政協主席會議累計為6個包扶村爭取資金700多萬元、辦實事22件。機關駐村工作隊圍繞產業扶貧、“三變”改革、基礎設施建設等,積極為金絲峽鎮興隆村協調爭取項目資金250萬元。機關干部深入開展“五包五促”活動,全年幫扶脫貧58戶203人。興隆村精準脫貧工作順利通過省上考核評驗。開展政協委員助力脫貧攻堅“百日行動”,市縣區政協1100多名委員,累計扶持貧困戶1380戶、領辦實事1100件、解決難題128個、提出建議560條,發展扶貧產業45個、扶持脫貧項目178個。市政協委員江榕、孫建濤等,與我市70名貧困戶、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展示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風采。圍繞“聚焦扶志扶智、助力精準脫貧”專題協商議題,組織市縣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動開展“走邊界、看發展、促脫貧”活動,深入市域邊界村57個,查看產業現場27個,走訪貧困戶70戶、200多人,征求群眾意見建議8類132條;召開常委會議進行專題協商,提出的8類27條意見和建議,為促進全市“志智雙扶”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圍繞健康扶貧開展調研協商,提出的40條意見建議被相關部門采納,撰寫的《關于我市健康扶貧工作的調研報告》,被省政協評為2018年全省政協系統優秀調研成果。
聚力營商環境,提升監督質量。按照省政協的統一部署,采取“監督調研、問題研討、問卷調查、人員統籌”等聯動方式,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調研。成立領導小組和7個監督調研組,組建專門辦公室、抽調專人推進工作開展。各調研組和各縣區政協認真落實“十個一”要求,圍繞簡政放權、強化監管等“四項內容”,突出“二十個重點事項”,深入部門單位111個、企業121家,聯動開展民主監督專題調研,召開座談分析會20多場次,征集各類問題和意見50多條,撰寫各類調研報告15篇。開展問卷調查,堅持開門納諫。全市共發出《調查問卷》760份、收回720份,收集意見建議310條。成功召開黨委、政府、政協三方聯動協商交流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俊講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豫琦代表市政府就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出要求,6位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結合工作實際,緊扣營商環境平臺建設、政策落實、服務保障等協商建言,為助推全市營商環境優化貢獻了政協智慧。
堅持民本情懷,助推民生改善。緊扣“關注養老保障、完善服務體系”專題協商議題,采取邀請省社科院專家作專題輔導,組織委員深入中心城區和部分縣區開展調研,召開常委會議進行協商討論等方式,按照“保障基本、注重統籌、權責清晰、健全體系”的思路,提出26條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建議。緊扣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的需求,就我市“加大法律援助保障力度、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調研,與市司法局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等部門進行座談協商,提出的26條意見建議,為推進法律援助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圍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濕地保護工作”開展調研,就規劃編制、資金投入、機制保障等進行協商建言,有針對地提出意見建議32條。圍繞“充分利用優質水源、保障城區供水安全”議題,組織黨派成員與政協委員,聯動調查研究,開展協商建言。緊貼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委員深入基層監管部門、農貿市場、學校食堂等進行實地調研,提出意見建議13條,并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報送省政協和市委、市政府參閱。
強化提案督辦,提升辦理實效。進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督辦,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領銜督辦,界別和專委會聯合督辦,黨委、政府督查部門和政協提案委日常督辦的重點提案督辦工作體系,切實發揮重點提案的示范帶動作用和民主監督功能。深化開展“提案在落實”活動,緊緊圍繞四屆二次會議立案的376件提案,公開提案承辦單位、公開提案辦理責任,及時對各單位提案辦理情況進行年終考核,推動提案的辦理落實;扎實開展“提案督辦檢查月”活動,加強對“一號提案”和重點提案的調研督辦,呈報的“一號提案”送閱件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促進中心城區及周邊亂占濫建房屋等問題的逐步解決。帶著社會各界對中心城區如廁難問題的關切,就中心城區公廁規劃建設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和對口協商,形成5大類16條意見建議,為破解中心城區如廁難問題提供了有益參考。一年來,先后召開提案交辦推進會3次,開展專項督辦、聯合督察31次,提案辦復率達100%、委員滿意率達98%,《商洛政協踐行“六個一”提升提案質量》的作法被《各界導報》報道,提案工作被省政協通報表彰。
發揮平臺作用,實現互利共贏。充分發揮政協組織優勢和院校科研優勢,有效鏈接政協的話語權和院校的科研成果,緊扣“合作、協商、交流”主題,持續加強與院校的協商溝通,實現了政協與院校的互利雙贏。借助“政協·院校”合作協商交流平臺,采取委托調研、多方協商的方式,圍繞“商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思考”課題,與市委黨校聯合開展研究,探索提出我市實施鄉村振興的路徑舉措。依托商洛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優勢,就“商洛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問題進行調研,撰寫的《商洛市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創業問題與對策研究》被列為全市重點課研成果,而且成為市委、市政府決策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佐證。圍繞“政協委員走進院校”主題,聯動組織各級政協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140多名市直政協委員走進商洛學院,采取現場視察學院建設項目、發起助力院校發展倡議,常委會作出助推商洛學院建設發展的決議等方式,實現了展示委員形象、宣傳政協工作、助推院校發展的目的。接納了商洛學院14名大學生“進政協機關”開展認知實習。
堅持團結民主,凝聚強大合力。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探索建立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系市級民主黨派制度,定期邀請民主黨派參加市政協的重點視察調研和重要會議活動,初步形成團結民主議政、凝心聚力履職的良好局面。主動加強與市人大、市政府、市紀委監委、商洛軍分區等班子的聯系,及時召開市政府市政協聯席會暨政情通報會,市級各套班子及市直相關部門對政協工作大力支持,共同營造了團結和諧的濃厚政治氛圍。主動配合上級政協在商活動,自覺接受省政協的精心指導,熱情接待全國政協、省政協9位領導及8個省市政協領導來商視察調研、考察學習,全力配合駐商省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積極組隊參加全省政協系統乒乓球友誼賽,進一步密切了與各個方面的交流聯系。積極參加漢丹江流域城市政協聯席協作會議,聚焦“推動漢丹江流域‘大保護’與‘大健康’產業協調發展”主題,交流建言,為推進漢丹江流域健康養生旅游多產融合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積極參加川陜革命老區政協協作交流活動,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軍精神、助力老區發展”主題,就川陜革命老區紅色文化保護利用傳承、老區發展基金或精準扶貧基金的設立等進行交流建言,引起與會單位的高度關注。
強化文史宣傳,擴大政協影響。堅持以宣傳統戰理論、政協履職實踐、展示委員風采為重點,全年出刊《商洛政協》4期,編發《政協快報》13期,播發提案工作稿件126篇,其中《提案追蹤》專題欄目100期(篇)。召開全市政協新聞宣傳工作會議,聘任新聞宣傳通訊員73名,表彰了2017-2018年度宣傳政協好新聞。持續加大宣傳報道力度,累計在市級以上媒體刊發稿件500多篇,特別是《各界導報》“以制度建設為動力,打造效能政協金鑰匙”為題,在頭版頭條作了報道,實現市政協工作省級媒體刊發頭版頭條零的突破,累計在頭版刊登稿件8篇,進一步擴大了政協工作的影響。市政協被省政協表彰為2018年度新聞宣傳發行工作先進單位。出臺加強新時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見,聘任社情民意信息員47名,編發《社情民意信息專報》23期。發揮政協文史工作團結、育人的獨特功能,聘請充實文史專員22人、文史通訊員77人,征輯出版的商洛文史第十四輯《旅游建設專輯》,收錄圖片104幅、“三親”文章76篇,集中反映了我市改革開放以來旅游發展成果;配合省政協完成丹鳳葡萄酒廠工業遺產資料的調研征集,為我市編撰同類文史資料提供了借鑒。
突出固本強基,加強自身建設。認真貫徹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精神,探索建立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系縣區政協制度,探索完善市縣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制度,切實加強對縣區政協業務工作的指導。通過爭取多方支持,為縣區政協機關增設委員建言獻策服務中心,人員編制一次解決到位。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嚴格落實委員履職“六個一”要求,制定出臺委員履職管理的《實施意見》,探索建立主席會議成員聯系委員制度,進一步提高委員管理服務水平。依據政協《章程》和四屆市政協委員履職管理《辦法》規定,常委會作出接受郭德鋒、王正民等5名委員請辭和撤銷朱大杰、魏智華委員資格的決定,及時增補14名市政協委員,確保委員隊伍的廣泛代表性。堅持年度政協常委述職和委員履職考核制度,評選優秀市政協委員32名,激發委員履職盡責的工作熱情。全面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加強黨員活動陣地建設,機關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認真落實中省市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精神,修訂完善市政協《三項機制操作辦法》,大力推行干部綜合素質測評排名制度,充分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激情。
新時代催人奮進,新使命激蕩人心。2019年,市政協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把提質增效貫穿于政協工作的全過程,在中共商洛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錨定新方位新使命,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努力推動人民政協事業穩步向前發展,以助力創新美麗幸福商洛建設的新成績,迎接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