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機制育人才求突破
我市著力打造產業脫貧升級版
本報訊 (段光耀 林偉峰)日前,全市全面實施“八大行動”,壓茬推進“四場戰役”,深化“三帶一創”后,全市產業脫貧領導工作小組緊盯388個退出村(社區)9萬人脫貧目標,創造性開展了機制、產業、培訓、認定等四大強化提升工程,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打造了全市“產業脫貧”升級版。
強化機制建設提升工程。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商洛市產業脫貧《重點工作月報制度》《季度例會制度》和《數據信息錄入及統計工作制度》三項保障制度,強化重點工作動態監測,推行數據統計工作數字化、系統化、規范化管理,建立了全市產業脫貧工作推進行動“指南”。市縣加強產業脫貧辦公室人才配備,增補配強領導力量,從系統內抽調行業精英、引進高學歷人才,打出了強化人才建設的“三重拳”,市縣8個產業脫貧辦公室共計67人,其中本科學歷以上50人,為攻克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注入了力量之源。
強化產業培育打造工程。堅持“4+X”全產業鏈打造思路,食用菌、中藥材、光伏發電、鄉村旅游四大特色扶貧產業體系初步建立,形成了“縣區有首位產業,鎮有主導產業,村有支柱產業,戶有增收產業”的良好局面。截至9月底,全市發展食用菌1.62億袋、中藥材192.5萬畝、茶園52.5萬畝、烤煙8.7萬畝、狝猴桃0.55萬畝,養殖生豬249.89萬頭、土雞114.76萬只、魚類338萬尾、蜜蜂4.52萬箱,發展光伏發電153兆瓦,打造鄉村旅游示范村57個,旅游收入達159.67億元。
強化業務培訓覆蓋工程。組織舉辦全市產業扶貧數據信息提升培訓班,邀請省市三位老師針對全省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操作系統應用、數據監測管理、數據采集錄入等注意事項進行專題輔導,全市7縣區98個鎮辦131名信息員接受培訓,實現了涉及鄉鎮和業務人員兩個全覆蓋,極大地提升了學員數據系統操作技能和監管水平,確保產業扶貧數據信息采集準確、錄入高效無誤。
強化督查認定摘帽工程。成立了由市農業局局長任組長的貧困退出村產業脫貧及集體經濟認定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商洛市2018年度貧困退出村產業脫貧及集體經濟抽查認定工作方案》,抽調市縣區18人組成4個認定小組,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深入鎮安縣28個擬退出貧困村280戶貧困戶,實行聯合作戰,開展隨機抽查達標認定工作,全面檢閱鎮安縣產業脫貧及集體經濟發展成效,積極探索脫貧退出新路徑,力保鎮安縣順利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