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


10月24日,我市公安機關在商州城區組織開展了一次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出動警力305人、工商執法人員20人,主要對商州城區和城郊社區40多個涉嫌傳銷窩點進行了檢查,共搗毀傳銷窩點14個,查獲傳銷人員182人。查獲的涉嫌傳銷人員經公安機關審查后,交由工商部門進行處理和教育遣返。
一
小王家住甘肅武威,今年20歲,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初中畢業后,小王外出打工多年,一個月前在網上聊天時認識了劉軍(化名),兩人相談甚歡。劉軍稱在商州城區開了一家化妝品店,生意火爆,想開分店急需人手,高薪請小王過來幫忙。小王信以為真,欣然前往,接站后被直接帶到出租房內,強行搜走身份證、手機、現金、銀行卡等隨身物品,每天上課培訓,不能外出。培訓內容以“洗腦”為主,目的是交納會費加入組織,騙更多人來傳銷窩點。
在市區團結路擺攤賣菜的劉大媽說:“幾乎每天快到下午收攤時,就會看見二三個一伙的外地青年來買菜,蘿卜、白菜、蓮花白啥的,啥菜便宜買啥菜,整袋整袋地買,一看就是外地來搞傳銷的。”
日前,我們跟隨城郊派出所打擊傳銷民警走進了傳銷窩點。在城鄉接合部的一個村子,通過七拐八彎的村中小巷,來到一座4層小樓院內,23名傳銷者租住在二樓的三間房內,其中一間為一個小頭目居住,堆滿了行李箱包,樓道的鐵絲上搭著幾十條顏色各異的毛巾,客廳擺滿了幾十雙鞋子。男生和女生分住著兩間房子,地板上鋪著泡沫墊子,七八床被子靠在墻角,象棋、撲克散落在泡沫板上,滿屋的餿臭味令人作嘔。其中的小趙、小高是夫妻倆,云南人,兩歲多的兒子留在老家。小趙是廚師,在網上被許諾當一家四星級酒店“爐頭”。小趙有一次趁機脫身,無奈怕妻子受到傷害不敢報警,又悄然返回。早晚面條,中午米飯,蘿卜是三頓飯的唯一主菜。不到一個月時間,小高明顯瘦了。說到妻子的身體,小趙眼里充滿了淚花,只有說到孩子時,兩人黯淡的眼光才明亮了許多。兩個行李箱曾裝滿打工的期望,如今,卻裝滿了傷痛回家。
商州公安分局經偵支隊盧警官介紹,目前我市的傳銷活動主要集中在商州城區,以異地聚集形式出現。在城區周邊城鄉接合部和部分城中村地區較為突出,總體可控。據不完全統計,每年來到市區的傳銷人員多時在5000人以上,少時有3000多人。傳銷人員主要來自甘肅、貴州、四川、云南、廣西等地的邊遠貧困地區,以十六七歲至25歲人員較多,大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二
2017年底,21歲的李華(化名,四川人)在網上認識了女子麗麗(化名),漸生好感。之后,麗麗多次約見李華。12月10日,李華從四川趕到商洛,一下車便被麗麗帶去聽課,一間很小的屋子聚了一大批人,地板上鋪著被褥。他們談理想,談人生,談成功,談快速發財,有專人講課,出門時還有幾個人跟著。一天下來,李華便發現情況不對,意識到自己陷入了傳銷窩點。麗麗再三相勸,李華也不愿加入傳銷組織。第二天,麗麗以散心為由帶李華去爬山,走到半山腰,突然出現了4個小伙,對李華拳打腳踢,搶走了錢包、身份證、手機等隨身物品。李華隨后報警。
警方調查發現,當年10月份以來,有多名受害人報案,均是外地男青年,被女網友誘騙至商州后,因拒絕加入傳銷組織,被毆打搶劫。警方立案偵查,12月18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在搶得受害人銀行卡和手機支付寶密碼后,有在ATM機上取款和在網上進行購物的記錄。通過查詢物流信息,得知犯罪嫌疑人網購的物品于近日運抵商州,專案組遂在收貨地點蹲守布控。次日14時許,3名犯罪嫌疑人前往商州區陽光幼兒園附近取包裹時被民警抓獲。經訊問,犯罪嫌疑人楊某(男,19歲,四川人)、李某等3人交代,從當年10月份以來,經事先預謀,他們假扮女性在網上交友,約外地男子來商州見面,然后要求對方加入傳銷組織,對拒絕加入者實施毆打,并搶走其隨身財物,3人先后作案15起。
“進入傳銷組織后,被成功洗腦的人員留下開始發展下線,做著發財夢;沒有被洗腦的人員則被控制人身自由,搜去隨身財物和身份證件,反抗者還會遭到毆打搶劫。因此,傳銷違法犯罪活動主要表現是非法拘禁、毆打傷害,甚至偷盜搶劫,構成刑事案件,影響當地社會治安穩定。”城郊派出所郭警官介紹道。
傳銷人員的大量聚集,成為城區社會治安的一大隱患,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據商州公安分局不完全統計,年均涉及傳銷人員的刑事案件20多起,治安案件近百起,每年來商到公安機關要求尋找傳銷人員的達200多人次,公安機關每年查處遣返的傳銷人員超過1000人。
三
傳銷就是一場騙局,是經濟犯罪領域中的“邪教”,使受害者深陷其中,錢財散盡,眾叛親離。傳銷的危害,從來就不局限于經濟層面。它是社會的毒瘤,更是一場人性深處的災難。
傳銷使受害者傾家蕩產。為了追求那永遠難以實現的暴富夢想,傳銷參與者寧愿拿出僅有的積蓄,甚至舉家借貸,直到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傳銷使人唯利是圖。無論親人朋友,只要拿得出入門費,便可以作為自己晉升的墊腳石。
傳銷永遠不會創造社會財富,它只是一場斂財并進行利益再分配的數字游戲。它的終極目的并非銷售產品,而是欺騙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完成這場掠奪與被掠奪的貨幣交易。
傳銷也永遠不會實現個人暴富的夢想,它只是一場造夢的自我催眠,而在那些最終被拋棄的傳銷難民身上,其影響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消除。
傳銷人員的筆記本里記錄了傳銷的各種經驗和方法,其中有“最適合的八種人”。這八種人包括:有抱負、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個體經商者、做傳統生意不成功的人;經商時間長、先成功后失敗、債臺高筑的人;不安于現狀、對現有收入極為不滿的人;信任度高、人緣好的人;剛畢業急需就業的大學生;有錢人的家屬子女;待業青年、下崗職工等。
被誘騙進入傳銷組織并被成功洗腦者會以同樣的方法誘騙自己的親戚朋友、同鄉同學、工友同事。新來者想擺脫或者中途想退出人員,會與老會員發生沖突,由此導致的矛盾糾紛、控制人身自由、斗毆傷害等事件時有發生,影響地方治安穩定。當老會員越來越多,而新入會的人越來越少,造血機制幾近枯竭的時候,傳銷網絡即面臨崩盤危險,到了非打擊不可的地步。
打擊傳銷,責任重大。要以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綜合治理為目標,建立工商、公安以及銀監、金融、通訊、民政、教育等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開展分析研判,部署查處行動,開展嚴厲打擊。對傳銷與詐騙等其他違法犯罪相交織的行為,一旦發現線索苗頭,及時研究定性,協調處置,加強聯控嚴打。基層社區是打擊聚集式傳銷的第一線,是“無傳銷”創建的基本單元,要深入開展“無傳銷社區”創建活動,群防群控,齊抓共管,全力擠壓傳銷活動生存空間。
警方提醒,在網上聊天交友一定要謹慎,不要輕信找對象、介紹工作、旅游接待等承諾,嚴防上當受騙。一旦發現自己或者周圍人員誤入傳銷,要及時和工商監管部門、公安機關聯系尋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