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彭金鋒 記者 柯巖)自2017年4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向陜西反饋督察意見以來,我市針對涉及商洛的11個問題,認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強化措施狠抓整改落實。截至2018年10月底,反饋意見涉及商洛的11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交辦的72件信訪件71件已經辦結,1件正在按時序進度辦理。
制定方案,明確任務。對照反饋意見,制定了《商洛市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全力開展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方案》,形成了整改任務清單,逐一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員、整改時限、整改目標和整改措施。市發改、環保等部門,逐一牽頭制訂了專項整治方案,逐問題明確整改目標、措施、時限和責任分工,積極督導相關縣區全面扎實整改。各縣區和市級有關部門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為契機,舉一反三,認真梳理本地區、本部門環境突出問題,細化完善整改方案,扎實推進問題解決。
加強領導,夯實責任。成立了以市長任組長的市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督察整改協調推進工作。各縣區及市級有關部門均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強化對整改工作的領導。同時,扎實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2017年至今,我市先后召開市委常委會15次、市政府常務會33次、專題會19次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成了定期聽取生態環保工作匯報、研究生態環保突出問題、制定生態環保重要舉措的常態機制。落實了市委、市政府分管生態環保領導分工,成立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調整充實了市環委會成員單位,明確了各級黨委、政府及市環委會成員單位環保職責。
強化督查,全力推進。市整改辦建立了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臺賬,建立了落實情況月報制度和重大問題會商機制,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匯報、討論問題、通報進展。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多次牽頭組織全面督查,牽頭部門結合日常工作也多次組織開展現場督查,共同推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解決。各縣區和市級有關部門切實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定期對整改進展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對未按時限要求完成整改任務的,實行掛牌管理、限期完成。
健全機制,鞏固成效。制定印發了《關于調整商洛市環境保護委員會組成人員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的通知》《商洛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關于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堅持定期交辦、重點問題約談、目標責任考核、通報問責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立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執法機制,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調整了能源結構,化解了過剩產能,治理了生態環境,推動問題整改不斷深入。
舉一反三,全面整治。我市除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進行整改外,還把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信訪問題,以及省、市督察發現的問題,一并納入整改范圍,實行清單管理、督辦落實、限期銷號。中央對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的通報下發后,市環保、發改、林業等部門聯合開展了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全面開展了秦嶺地區違規建筑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共排查違規建筑問題72個(別墅類3處),其中拆除35處、面積4.84萬平方米。排查生態環境突出問題454個,拆除粘土磚廠90處、拆除關停養殖場134處、取締違法砂廠227處,全市磚場、沙場、采石廠、養殖場共復墾復綠91.7萬平方米。
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先后在商洛日報、商洛廣播電視臺、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市環保局網站等開設環保督察整改專欄,大力宣傳報道整改工作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通報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公開公示整改完成銷號信息,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公開舉報電話,暢通監督渠道,公開曝光環境違法行為140多家次。及時傳遞了市委、市政府推進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的堅定決心,引導全社會主動參與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形成齊心協力狠抓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