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商洛好人”劉秀群
代緒剛
擁有一個幸福家庭是每個人的心愿,48歲的劉秀群也不例外,可是在她33歲那年,丈夫因一場意外導致癱瘓。15年來她不離不棄照顧癱瘓的丈夫,擔負養活一雙老人、兩個孩子的家庭重任,她用最樸素的方式,詮釋了一位普通農村婦女對愛情的忠貞和堅守、對家庭的責任和擔當,還有她背后不為人知的堅強和樂觀。在11月1日舉行的2018年第三季度“商洛好人”發布會上,她被評選為孝老愛親“商洛好人”,受到了表彰獎勵。
1990年,商南縣金絲峽鎮興隆村劉秀群與同村青年李建軍結婚,父母都是農民,家境拮據,劉秀群決定婚事操辦一切從簡,彩禮一分都沒要,受到了婆家和鄉親們的好評?;楹髣⑿闳阂患胰兆与m說不富裕,但彼此相處得其樂融融。天有不測風云。2003年丈夫外出務工脊柱意外被塌傷,當劉秀群和公婆一起趕到醫院時,大夫告訴她,丈夫可能后半生都要與床為伴,她一下子撲倒在地,號啕大哭,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公婆傷心地暈了過去。經過近3個月的康復治療,丈夫有了好轉,但最終還是沒能站起來,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的“頂梁柱”倒下了,家里沒有了經濟來源,所有的重擔一下子全壓在了劉秀群一個人身上,她既要照顧年邁的公婆,還要照看年幼的孩子,生活該怎么繼續,劉秀群幾經思考后,覺得日子還要往前過,這個時候自己一定要振作起來,不然這個家怎么辦?丈夫受傷后,脾氣也變得暴躁,她就安慰丈夫,她不會離開這個家,而且有信心照顧好這個家。公婆受到打擊,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終日愁眉不展、茶飯不思,為了讓他們寬心些,她盡量在公婆面前表現得很堅強,漸漸地,公婆走出了陰影,慢慢地接受了現實,而她自己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落淚。
為了不讓丈夫生褥瘡,她每天至少給丈夫翻身五六次,每隔幾天,就用溫開水把全身擦洗一遍。剛開始那幾年,丈夫吃飯都要她喂,一頓飯下來,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空閑時間,她就背丈夫出去轉轉、曬曬太陽。村里人看到了,就勸她,你還年輕,趁早離開這個家吧,她卻堅定地說,“現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要是走了,他們日子怎么過啊?”鄰居們聽了都異常感動,就把原話說給了劉秀群的公婆聽,公婆感動得流下了眼淚說:“秀群就是我們的親閨女,我們一家拖累了她。”
平日里,她一邊照顧家里老小,一邊在家附近四處打零工,她不怕臟不怕累,做過飯、喂過雞,也在豬場打掃過豬圈,有時實在找不到活干,她就自己背著蛇皮袋上山挖藥材。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劉秀群家就是很好的印證,每次放學回家,別人家的孩子都是三五成群玩游戲,只有她家兩個兒子一放下書包就跑去田地里幫著媽媽干農活,晚上總是學習到很晚,兩個兒子都相繼考上了大學,成了這個大家庭的驕傲。
2017年,兩個兒子都即將大學畢業,眼看苦日子就要熬到頭了,可74歲的婆婆突發疾病,自從婆婆生病后,她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在她的細心照料下,婆婆身體日漸好轉。為了讓老人開心,她總是叫上村里的老婆婆們多去看望自己的婆婆,跟她說話,嘮家常,平時老人們有什么活動,她第一時間鼓勵婆婆一起參加。婆婆知道媳婦對她好,從心底感激她,漸漸地感情更加深厚,逢人便夸獎自己的媳婦多孝順,“我不知道是哪輩子修來的福,碰上這么個好媳婦啊。”這是婆婆常跟村鄰們說的話。
走進劉秀群的家,房子雖然破舊,但是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她始終面帶微笑地招呼著,回顧十幾年走過的路,劉秀群百感交集,久久說不出話來,“我真的沒有辦法形容,說起來直想哭,但是我并不后悔,如今家里多虧政府幫助日子好過些了,如今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工作了,我很欣慰。”生活雖艱難,劉秀群卻總是微笑待人,不亂發脾氣,也從沒抱怨命運不公。
劉秀群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孝道,堅守著親情和愛,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孝老愛親、淳樸真誠的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仁善、堅韌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