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儒
無意之間,聽說商州區金陵寺鎮西窯村有一位孝老愛親的好媳婦,被當地群眾夸贊,就利用周六休息時間來到了西窯村六組對她進行了采訪。
當我們來到蘇芳珍家的時候,她家的院子整理得井井有條,打掃得干干凈凈。給我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個勤快而且愛干凈的人。蘇芳珍中等個子,典型的農村婦女形象,樸實無華的穿戴,透著農村人忠厚善良的氣質。當我向她詢問這幾年家庭情況時,已經53歲的她,還有點羞羞答答的農村婦女的形態,全部透露了出來。
1984年臘月,蘇芳珍從山陽遠嫁到這個半山腰的家庭的時候,上有二老,下有兄弟姐妹,整天熱熱鬧鬧,是多么美滿幸福的一個大家庭。
隨著歲月的變遷,兄弟遠離家鄉定居外地,姐妹出嫁,二老的身體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悄悄地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到了1998年秋天的時候,蘇芳珍的婆婆感到胃里動不動就疼痛。當時蘇芳珍的丈夫房建民在外地打工,兒子正在中學讀書,家里只有她一個人照顧著公婆二人,她好幾次看到婆婆胃疼得頭上虛汗直流,就讓婆婆到醫院檢查,但婆婆堅持不去,說不要緊,過上一段時間就會好的。她實在勸說不成的狀態下,才給丈夫打電話說了婆婆的情況。房建民聽到后,就給工地的老板請假回家和妻子硬帶母親到醫院進行了檢查。胃癌晚期,給蘇芳珍夫妻一個沉重的消息。就在這時,房建民工地的工期也到了關鍵時候,老板打電話,讓他趕緊回工地。蘇芳珍得知這些情況后,給丈夫說:“在家也不能減輕婆婆的病情,家里的一切由她來處理,誠信為大,咱們給人家答應的事情決不能失信,完成工期,早一天回家陪伴老人。”
丈夫走后,蘇芳珍每天做飯的時候,問婆婆吃什么,家里的一切家務和地里農活由她一人承擔。每當她到地里做農活走的時候,讓公公照顧好婆婆,陪伴著婆婆。每天農活和家務做完之后,都要陪伴婆婆拉拉家常,從思想上減輕婆婆負擔。晚上,等公公和婆婆休息后,利用時間將公公婆婆換下來的衣服洗完才休息。婆婆每逢鄰居都會說,她這一輩子有芳珍這樣的兒媳,知足了。芳珍比親女兒還要孝順。到1999年夏天,病魔奪走了婆婆的生命。
送走了婆婆,蘇芳珍還沒有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公公又于2001年冬天患上了心肌梗塞。公公患病之后,她根據公公的身體狀況制定了一套清淡的飲食飯譜,每隔3天給公公換洗一次衣服。她聽醫生說,腳上的穴位主管著全身五臟六腑,經常按摩,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她就每天睡前給公公洗腳按摩。公公患病到現在已經有17年了,蘇芳珍數年如一日侍候公公。冬天,讓公公穿得溫暖;夏天,讓公公穿著涼快舒服;天涼的時候,常常拉著公公曬太陽;夏天的時候,公公在屋里坐的時間長了,她就拿著椅子,拉著公公到陰涼的樹下。想喝水的時候,她早早給公公準備著喜歡喝的茶,真正做到了無微不至地關愛。
我在走訪的過程中,遇見了西窯村原村文書,聽他說起蘇芳珍時,贊不絕口:“建民他父母遇到這樣的兒媳,是他們的福分,勤勞吃苦,任勞忍怨,是他們當地有名的孝順媳婦,為婆婆、公公幾十年如一日所做的一切,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這是多么不容易啊!”
蘇芳珍不僅始終如一的關愛著家人,同樣關愛著她周圍的人。從嫁到西窯村到現在,從來沒有聽說過她與別人吵嘴,也沒有與別人為了利益斤斤計較過。給人們的印象,總是天天笑臉面對家人,以誠對待眾人,與親朋好友和睦相處,誰家有什么困難,有解不開的疙瘩,她就會跑去幫忙解決。在村里只要提起蘇芳珍,人們都會說,芳珍這人是一個孝順的兒媳、賢惠的妻子,是他們山里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