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季季有行動,月月有重點”的總體部署,商洛市延續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強勁勢頭,強力推動產業加速培育行動、基礎設施攻堅行動、“兩房”建設決勝行動、就業扶持清零行動、扶志扶智創新行動、脫貧質量提升行動,掀起了精準脫貧夏季“六大行動”新高潮。
6月14日,記者在商州區楊峪河鎮吳莊村食用菌基地看到,一字排開的大棚一眼望不到邊。“大棚和光伏項目都是政府引進公司建設的。我沒掏一分錢,每年還可以享受到分紅。”吳莊村14組貧困戶張興華高興地說。據悉,吳莊村食用菌農光互補項目由商洛市吳莊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已建成370千瓦光伏電站及30萬袋食用菌種植基地,覆蓋貧困戶200戶610人。今年以來,商洛市積極培育“長、中、短”產業項目,把貧困戶嵌入產業發展鏈條。同時,商洛市全面推行“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確保退出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全覆蓋。截至6月底,商洛市共發展生豬203萬頭、土雞86萬只、蜜蜂2.6萬箱;發展中藥材19.8萬畝、食用菌1.62億袋、烤煙8.7萬畝;光伏裝機91.1兆瓦,帶動1.82萬戶戶均增收3000元;發展特色農家樂1056家,帶動貧困戶825戶;建成農村電子商務站點445個,開設農村網店6200家,帶動貧困人口3.6萬人。
為了鞏固“春季攻勢”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商洛市不斷強化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通村道路“油返砂”整治,全面完成鎮安縣及商洛市預脫貧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全面如期達標,不留死角。該市還重點實施了水源和管網改造工程建設,全力推進農網改造升級、電力設施保護等工作。截至目前,商洛市新開工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75個。
今年,商洛市圍繞開展宜居、宜業“雙示范”移民社區創建,緊盯竣工率、配套率、入住率,全力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建房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確保一戶有一個產業或一名產業工人。同時,商洛市要求全面完成現有危房貧困戶的危房改造,重點解決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的住房安全問題。今年上半年,商洛市農村危房改造累計開工1.53萬戶、開工率97.5%,竣工1.35萬戶、竣工率85.9%。商洛市規劃建設的130個移民搬遷安置項目2.62萬套安置房,其中已交鑰匙1488套,實際入住629戶1908人。
商洛市今年多渠道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農業生產技能培訓,為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穩定就業創造了條件。依托“萬企幫萬村”活動,商洛市鼓勵企業在貧困村設立扶貧車間和加工點,同時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讓特困戶家庭實現就近就業。截至目前,商洛市累計轉移勞動力2.94萬人,占全年計劃任務的132%;市、縣兩級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1847人,貧困村公益性崗位共安置貧困勞動力2757人。
“脫貧還要靠自己。只要勤勞苦干,就一定能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日前,在商南縣試馬鎮百雞村扶貧扶志文藝演出現場,脫貧示范戶宋登山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脫貧故事。截至6月底,商洛市累計開展各類扶志扶智文化惠民演出60余場次,參與群眾3.6萬余人;舉辦職業農民、農村創業帶頭人、第一書記產業脫貧政策培訓班,培訓農業農村創業帶頭人5300人,培養職業農民1964人;推行“車間學校”“田間課堂”,共開展技術培訓1873場次,培訓貧困群眾9.94萬人次。
今年以來,商洛市不斷提高脫貧質量,實施脫貧攻堅全領域、各環節、全過程監督執紀問責,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集中力量解決扶貧領域作風突出問題。截至6月底,商洛市共梳理問題156條,整改完成150條,尚有6個問題正在整改。(轉自《陜西日報》 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