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柯巖)10月10日,首屆柞水木耳文化節在柞水縣西川現代農業園區開幕。省政協副主席千軍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生命工程執行院長、世界健康產業大會執行主席黃明達,市政協主席高健,省工商聯副主席鄭佩宏等出席活動。省、市、縣相關部門領導及來自縣內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地的200余名客商代表、專家教授相聚干佑河畔,參加了木耳文化節。
柞水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不斷夯實脫貧舉措,創新推出“菜單式扶貧、臺賬式管理”、入園掙“五金”和“三保”金融扶貧等模式,大力推進脫貧產業,集中精力打造了西川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了“連片推進、帶動全縣”的主戰場示范帶動模式,將木耳作為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大力實施“1153”木耳推進戰略,全力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將以此次節會為契機,進一步做精、做強、做優木耳這一“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脫貧產業,使柞水木耳走出陜西、走向全國、走進世界。
西川農業田園綜合體項目總投資1.139億元,規劃建設門戶區、核心區、休閑區、觀光區、加工區5個片區,總面積1350畝。項目建成后,可年產黑木耳1500萬袋,產值5250萬元,利潤1300萬元。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直接經濟效益可達2.5億元。為群眾提供就業崗位780個,示范帶動250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與會人員參觀了木耳小鎮科技示范區、村集體經濟吊袋木耳大棚區、農產品展銷區、木耳博物館,并觀看了文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