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趙娟 王維)今年以來,柞水縣以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和“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縣”為契機,大力建設創業基地,為貧困戶自主創業搭建平臺,給貧困戶增收致富提供“廣闊天地”,讓貧困戶變身“創業者”。
創業基地“家門口”。該縣由9名縣級領導包抓9個鎮辦創業就業基地建設,目前,已建成干佑街辦榮光就業扶貧基地、瓦房口鎮金臺村就業扶貧基地等5家創業孵化基地,營盤朱家灣、鳳凰古鎮創業基地已投入使用,基地創業就業人員417人,吸納幫扶246戶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創業服務“套餐包”。創業基地成立以后,在政策推動、環境培育、條件優化等方面加強保障,并明確專人負責辦理各類證件手續,從營業執照到申請就業補貼和創業補助資金,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保姆式服務,讓貧困戶安心創業。目前,基地共幫助32家企業辦理各類證件手續63次32件,為貧困戶創業者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8萬元,為27名貧困創業人員發放一次創業補貼5.4萬元。
扶持發展“訂單式”。依托創業平臺,綜合考慮貧困戶實際情況,實施“人性化”管理,不斷減輕基地企業的各類稅費負擔,推動貧困戶放心創業。涌現出的下梁鎮家福樂創業孵化基地通過聯營方式,不限定租金,根據貧困戶銷售量收取費用,極大地減輕了貧困戶資金壓力,調動了貧困戶的積極性。
創業行業“多領域”。加強市場分析,及時分享市場需求動態,引導群眾投資新興優勢產業,提升競爭實力。目前創業基地確定入駐創業實體36家,涉及旅游產品、裝修設計、電子商務、特色農業等多個領域,引領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不斷高漲,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態勢日益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