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安商
柞水羚牛是大型食草動物,因體形粗壯雄健,性情粗暴兇悍,外形似牛;頭小尾短,吻鼻高而彎起,機體介于山羊和羚羊之間,故名羚牛。當地人也稱其為“白羊”“羊子”,系珍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柞水羚牛系秦嶺羚牛,是高黎貢、不丹、四川和秦嶺四個羚牛亞種之一,分布在秦嶺主脊冷杉林以上,海拔25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地帶。由于食物隨季節變化,故羚牛的活動也常隨季節性移動。
出于這種動物珍稀,加之拍攝難度極大,我跟蹤拍攝多年,經常無所收獲。羚牛生活于人類活動較少的高山,以防人類的傷害,除非羚牛認為你要傷它才會攻擊你,因此人們對羚牛是有誤解的。在跟蹤拍攝和學習中。我了解了誤認為的一些特性。羚牛毛色依老幼而不同,一般為白色或黃白色,幼體棕色,老體金黃色。羚牛前肢粗壯,后腿短而彎曲,偶蹄分叉,非常適應高山攀爬。羚牛的食物以雜草、樹葉為主,高山草甸、灌叢、林下生長的灌木、幼樹、嫩草及喬木樹皮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它還喜舔食巖鹽及硝鹽,以滿足生活習性和生理機能對鹽分的需要。羚牛生性怕熱不怕冷,一般晨昏覓食,中午隱匿于林木灌叢中休息。
羚牛每年六月底七月初交配繁殖,孕期9個月,次年三月前后產崽,每胎一仔。雄性羚牛為獲得與母羚牛交配的權力,雄性之間往往要經過殊死博斗,敗者失去在該群中的交配權,只能游蕩、穿行在其他群體之間尋找新的交配機會。羚牛群集性強,少則幾頭,多則幾十頭甚至上百頭。集群以季節而不同,有家族群、社群、聚集群三種形式。家族群是羚牛群的基本單位。社群由三五個家族群組成,移動和休息常在一起,但各個家族相對集中。成年母羚牛是家族群的頭牛,遷移時總是走在群體的前面帶路,其他成員跟隨其后;羚牛群體采食時,成年母羚牛總是站在高處警戒,發現異常情況立刻發出信號,帶領群體轉移。羚牛聽覺靈敏,生性警覺,如遇侵擾逃離迅速,勢不可擋。
目前,羚牛種群數量銳減,其主要原因是人類過度的開發破壞了羚牛的生存環境,受經濟利益的誘惑,非法捕殺嚴重。柞水縣設立羚牛保護區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也作出了重要貢獻,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保護,柞水羚牛會成為商洛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