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賈書章
五一小長假期間,山陽縣城關街辦土橋村的農家樂“本來山房”以民宿為平臺,以跨地域、跨行業、跨資源為理念,創出一條“跨界式”扶貧新路。實現這一跨界的便是設計師趙正剛。趙正剛是山陽高壩店鎮人,生于1977年,從西安理工大學畢業后在西安一家單位從事攝影和設計工作,曾榮獲中國出版界最專業的獎項——中國出版集團優秀設計獎,是目前唯一獲此殊榮的陜西設計師。并榮獲陜西省圖書裝幀藝術作品最佳整體設計獎,他研發的創意農產品在2014年深圳禮品展上廣受好評。他的夫人胡婕生于1978年,在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后,到內蒙古大學攻讀研究生,是西安知名文化旅游作家、策劃人,2009年出版《本色西安》,2015年出版《曲江流飲——西安旅游文化寶鑒》參加美國國際書展。趙正剛夫婦策劃設計的銅川照金農產品受到省上領導的表揚,設計的延安棗園1938商業街區的規劃廣受好評。
2015年,趙正剛的父親去世后安葬故鄉,他決定回鄉干事。
經人介紹,趙正剛認識了國家扶持大學生創業貸款創辦簡道生態農莊有限公司的王青,邀請趙正剛夫婦為她策劃設計一座民宿,兩人給民宿命名“本來山房”,寓意尋找初心,從設計到裝修全力投入并分文不取。整棟建筑沿用趙正剛兒時記憶里陜南民居“白墻灰瓦”的素雅風格,融合現代的極簡設計,力求回歸自然。后來王青考取教師上班,便將“本來山房”轉給趙正剛夫婦經營。
與普通的農家樂不同,“本來山房”精心設計有“山房書吧”,客人可以在書吧品茶、讀書,享受山村的寧靜與閑適。“本來山房”的廚師是土橋村當地的農民,服務員均是同村的大媽大嬸。趙正剛夫婦不僅給大家講解現代經營理念,還從西安請來烹飪界、酒店管理界的精英給大家做免費培訓。五一期間,他們嘗試著利用門前的空地,在農家樂辦起扶貧市集,為當地貧困戶提供場地售賣土雞蛋、土布鞋、香菇醬等農產品。
4月30日晚9時,由于連續兩日餐宿爆滿,“本來山房”的主人趙正剛夫婦不得已將前來吃飯的最后一撥客人推掉。“我們的服務員腿都跑軟了,灶上的師傅連續幾個小時都沒挪地方。”趙正剛說。
聽說做布鞋的張淑珍大媽是特困戶,全靠布鞋養活幾個孩子,便慷慨解囊。土橋村的貧困戶郭艷麗高興地說:“沒想到在家門口就把咱的笨雞蛋賣了好價錢,咱這農家樂集市辦得太及時了!”短短兩天,小宗買賣成交頻繁,土蜂蜜、土雞蛋等土產品等給村里貧困戶每天帶來收入2100多元。
趙正剛夫婦還會同陜西民間旅行社,將山陽作為西安周邊游的重點推薦地區,并聯合板巖鎮誠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推出親子教育、食農觀光采摘夏令營,并將菌類農產品伴手禮推向市場。“本來山房”還被作為陜西中方醫學科學研究所的養生基地、西安青年書法家協會的創作基地。二人不斷將影視界、出版界、文化界、醫療界、IT界等眾多資源導入山陽,以“本來山房”為平臺,創出了一條思想扶貧的“隧道”。
趙正剛說:“過去,我的父母從這里走出大山要一整天的盤山路,現在通了高速、有了隧道,只需要不到兩個小時。我現在就是要打通鄉親們的思想隧道,消除思想壁壘,讓大家在認識上與西安同步,在資源上無縫對接。扶貧重在扶智,思想隧道的貫通,可以帶來文化資源和智力支持,只有資金、資源、智力,多方合力,才能真正實現扶貧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