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電 (郁瓊源 何曉源)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5日表示,財政部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財政管理等方面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地區加大獎勵或者政策傾斜力度,以此鼓勵地方政府主動作為、調動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財政部牽頭的5方面激勵措施包括:
——對于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9個地區,在安排正常獎補資金基礎上給予梯級獎補,其中: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量5%以內的,按超額比例給予獎補;超額完成5%-10%的,按超額比例1.25倍給予獎補;超額完成10%以上的,按照超額比例1.5倍給予獎補,獎補比例最高不超過30%。
——對于財政預算執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國庫庫款管理、政府債務管理、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預算公開等財政管理工作完成情況較好的10個地區,通過督查收回的專項轉移支付沉淀資金等,安排獎勵資金。
——對于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成效顯著、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的30個市、縣,在PPP項目以獎代補政策評審時予以優先支持,具體辦法是對進入中央財政PPP示范項目名單且通過評審的新建項目,按投資規模給予不同獎勵;對采用PPP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的按2%獎勵。
——對于鼓勵支持就業創業任務完成較好的5個地區,在安排中央就業補助資金時給予傾斜和支持。
——對于扶貧開發工作成效顯著的8個地區,在分配專項扶貧資金時給予獎勵。扶貧辦和財政部為此研究制定了綜合考評辦法,除了組織各個省份自己評價、有關部門核實外,還引入了第三方評估。
除了上述5個方面外,財政部還在棚戶區改造、公立醫院改革、養老服務、環境治理、支持科技發展等方面,對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地區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