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周銀祥 黃朝華 何春紅)五月的落花溝,繁花似錦,生機盎然,來此旅游的人絡繹不絕。人潮中,商南縣金絲峽景區管委會幫扶人員的身影也時時出現在農家院落、田間地頭、山林果園,他們在群眾中扎實開展扶貧對象核實及數據清洗和政策解答工作,逐戶制定幫扶計劃。
精準繪制致富圖。對每一戶貧困家庭狀況、主要特點、致貧原因進行詳細記錄,與貧困戶商討幫扶計劃,脫貧措施,進行整理歸檔,建立工作臺賬。繪制了片區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布局圖,實行“掛圖作戰”,并針對每個貧困戶的不同情況,“一對一”制定了脫貧計劃,實現了精準到戶。
打出產業“組合拳”。通過拉動第三方投資,帶領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畜牧養殖業,實現產業增收脫貧。去年,引進投資商試點種植23畝金絲仙菊,效益良好,供不應求。隨后,又集中連片統一租地200畝拓展產業規模,并統一工資標準優先聘用貧困戶在基地務工。同時,著力打造集“基地——銷售——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對閑置的老村部重新裝修,改造為菊花加工廠,前來旅游觀光的游客,既可欣賞黃花點綴的連片美景,又可看到菊花茶加工全程,刺激游客的消費“神經”,增加群眾收入。此外,引進投資商租地種植中藥草,企業出苗,百姓出力,包扶單位協助管理,成熟期統一回收,為群眾增添收入。發展養蜂業,對有意愿養蜂的分散戶,每個蜂箱補助50元。目前,該片區已發展金絲仙菊200畝,其中建基地1個,分散種植戶42戶;中藥材種植基地2個10畝,分散種植戶5戶;養蜂專業合作社1個,養蜂200箱。帶動貧困戶7戶,僅此預計今年每戶貧困戶增收6000元以上。
扮靚家園迎客來。大力推進片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村莊環境整治,致力建設生態文明新村,優化發展環境,著力打造“景美人富”新圖景。完成穿境而過的11公里旅游環線“四改三”公路改造,整治河道500米,在兩水交匯處,修建防洪堤壩。投資5萬元,對群眾廁所進行改造;借助危房改造,對貧困戶外院墻粉刷涂白,庭院、房梁進行硬化;發動職工給貧困戶購買菜種,在屋前房后種植蔬菜,形“四季瓜果飄香”的亮麗風景線。良好的環境促成落花溝旅游熱,農家樂集群悄然興起,貧困戶收入渠道進一步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