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接觸到了更多領域,張娟娟敏銳地察覺到,養老產業將是一項前景巨大的事業。經過兩三年的深思熟慮,她決定進入養老行業,再次創業。2016年,張娟娟籌資建設的商丹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開始建設,中心將提供養老服務,還將融入老年休閑娛樂、幼兒教育等項目。目前,工程正在施工中。而在這之前,張娟娟已在丹鳳賀家村、老君社區建立起社區養老中心,為社區的老人、兒童和殘疾人提供免費服務。
熱心公益樂助人
張娟娟的公司成立沒多久,武關鎮段灣村一個女孩來到張娟娟的公司找活干。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由于女孩的父親患有眼疾,母親是智力殘疾人,其哥哥因無力負擔學費,只好早早外出打工。女孩在初中畢業后,為了緩解家里的經濟負擔,也選擇外出打工。正當女孩為去何處打工發愁時,得知縣城剛剛成立了一家女子家政服務公司,就想來試試看。
當小女孩的父親幾經周折把女孩領到張娟娟面前時,已是太陽落山的時候了。經過目測、談話了解等必要的程序后,張娟娟把小女孩和她的父親領到一家餐館,請父女倆先吃了頓飽飯。送走女孩的父親后,張娟娟把女孩領回自己家,幫她洗了個熱水澡,當即給女孩聯系了西安的一做家庭服務的工作。第二天,當西安來人接走小女孩時,張娟娟反復強調一定要善待女孩,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告訴她,由她來處理問題。隨后的日子里,張娟娟隔三岔五打電話聯系小女孩,詢問在那里的表現,服務情況。女孩也沒有辜負張娟娟的一片苦心,表現出色,獲得業主好評。
2007年4月的一天,家住冠山社區的一位婦女,找到女子家政服務中心,迫切要求找份家政活干。她說家里有兩個孩子都在上中學,丈夫在家里種地,并且剛蓋了新房,欠下一大筆債務,孩子能否繼續上學也成了問題,實在沒辦法,想讓家政中心幫她,介紹到西安做家政。考慮到這位婦女只有小學文化,從沒去過西安,為安全著想,張娟娟勸她先在本地找活干。而那名婦女堅持要去西安。張娟娟只好答應她的請求。領著她和幾個姐妹一塊到西安家政公司,讓西安的公司安排具體的工作。20多天后,讓人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西安的家政公司先后給這位婦女調換了5戶人家,可她感到接受能力差,適應不了大都市環境,因此強烈要求回家。
張娟娟考慮到她出遠門找工作也不容易,沒掙到一分錢就回來,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再次拜托西安的公司,讓她在一家餃子館做幫工,可沒幾天她還是要求回家。無奈之下,張娟娟只好尊重這位婦女的意見,怕她一個人走丟,要求西安那邊一定要確保她踏上回丹鳳的車后再離開,同時張娟娟和她的家人提前去車站等候,直到把人安全地交給其家人,張娟娟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張娟娟的行為感動了這位婦女全家。沒過幾天,冠山社區的婆媳倆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婦女姐妹的知心人”,這讓張娟娟和公司的工作人員非常感動。
張娟娟表示,這是她的工作,在她心中這位婦女是孩子的娘、丈夫的老婆、父母的女兒,不管在別人眼里如何,她在家里是位最重要的人。“每個來找工作的人,我們都會像對待自己的姐妹一樣對待她們。這句話包含了對我們的無比信任,從而鞭策我們,繼續把家政服務中心做得更好。”張娟娟說。
在公司茁壯成長的同時,張娟娟也不忘回饋社會,堅持做公益事業。她先后資助農村學生375人,孤獨老人130多人,困難大學生5人,資助資金近10萬元。并組建巾幗志愿者服務隊1支,多次為敬老院義務保潔,參與部門公益活動,每年都會拿出上萬元,用來給農村的留守兒童和老人捐贈物資,并給留守婦女作培訓。
“家政服務雖然是小事,但千家萬戶的小事就是大事。雖然這條路上會有困難和坎坷,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就會堅持走下去,家政夢是我一生的夢想,在這條路的盡頭不是終點,而是超越。”張娟娟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