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毅)為實現安全生產整體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丹鳳縣出臺《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意見》實施方案,為全面追趕超越奠定良好的安全生產基礎。
健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各鎮辦政府、各部門要制定實施安全生產專項規劃,健全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黨政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統攬本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同步推進安全生產工作。明確部門監管責任,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做到安全生產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健全責任考核機制,嚴格安全生產履職績效考核和失職責任追究,建立安全生產績效與履職評定、職務晉升、獎勵懲處掛鉤制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推動組織、宣傳、政法、機構編制等單位支持保障安全生產工作。
大力改革安全監管監察體制。完善監督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安委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切實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完善監管執法體制,要將安全生產監管部門作為政府工作部門和行政執法機構,加強安全生產執法隊伍建設,強化行政執法職能。健全應急救援管理體制,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和現場救援時效,健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機制,建立聯動互通的應急救援指揮平臺。
大力推進依法治理。嚴格安全準入制度,嚴格高危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準入條件,對取消、下放、移交的行政許可事項,要加強事中事后安全監管。進一步規范監管執法行為,各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強與公、檢、法等協調配合,完善安全生產違法線索通報、案件移送與協查機制,嚴肅查處違法犯罪行為。縣人大常委會定期檢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縣政協圍繞安全生產突出問題開展民主監督和協商調研,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保證執法嚴明、有錯必糾。提高專業監管執法人員比例,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凡進必考、入職培訓、持證上崗和定期輪訓制度。完善事故調查處理機制,對事故暴露出的問題,組織開展評估,及時向社會公開。
建立安全防控體系。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并嚴格審批,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強化企業預防措施,開展經常性的應急演練和人員避險自救培訓,著力提升現場應急處置能力。建立隱患治理監督機制,建立與企業隱患排查治理系統聯網的信息平臺,完善線上線下配套監管制度。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監管,公安、民政、國土、住建、交通、水利、農業、安監、氣象等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嚴防自然災害事故。加強重點領域工程治理,建立完善的職業病防治體系,對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和淘汰退出。
加強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建設。完善安全投入長效機制,強化審計監督。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政府購買安全生產服務制度。發揮市場機制推動作用,健全安全宣傳教育體系,納入農民工技能培訓內容,發揮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依法維護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同時,該方案要求4月底前各鎮辦、各部門、各企業根據分工,制定切實改革方案,做好宣傳動員工作;5月至11月全面推進,綜合實施,落實各項改革措施、任務,全面推進我縣安全生產領域的改革工作;12月份對改革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對改革績效進行評估,迎接省市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