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月,他們抓住農民工返鄉(xiāng)過年的機會和鄉(xiāng)下人進縣城辦年貨的機遇,派出工作人員冒著嚴冬的寒冷,又帶著50份尋親的公告踏上北去臨潼的征程,來到臨潼后,工作人員一邊在大街小巷張貼尋親公告,一邊與臨潼救助站聯(lián)系幫忙尋找張亞紅的親人,但又是無功而返。
幾年來,丹鳳救助站從未放棄為張亞紅和其他流落到丹鳳的流浪人找到家人的信念,他們不斷地通過國家民政尋親網、省市報紙、公安部尋親網等方法,替張亞紅和其他走失流落到丹鳳的人尋找家人。
刊登公告后不久找到親人
張亞紅在丹鳳滯留的近4年間,救助站為了對張亞紅和家人負責,一直安排張亞紅在商洛療養(yǎng)院精神病院治療。近4年來,為張亞紅看病治療的藥費、生活費總共計10萬余元。救助站工作人員經常去商洛療養(yǎng)院探望病情,處理張亞紅生活瑣事,趁機詢問張亞紅本人家庭信息,始終沒有問到有價值的信息。
丹鳳救助站為了讓那些走失、尋不著回家路的17個人早日回家,今年4月4日,救助站又在《陜西老年報》上發(fā)布了為張亞紅及其他人尋找親朋的公告。
據張亞紅的叔父說,公告發(fā)出后的第三天,他們村的人看到了丹鳳救助站的公告,發(fā)現(xiàn)了張亞紅的照片,那人拿著報紙立即找到張亞紅的叔父辨認。張亞紅的叔父和家人以為在夢中,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們想,這些年了,她還在不在人世了。但為了證實這個公告的真實性,他們就找到一個在丹鳳工作的親戚女兒,親自到救助站咨詢核實,那個親戚的女兒在救助站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又到商洛療養(yǎng)院精神病院去看望了張亞紅。
在消息得到印證后,張亞紅的丈夫、父親和叔父一行數(shù)人來到丹鳳救助站,響鞭炮、送錦旗,喜氣洋洋的把張亞紅接回了家。于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感人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