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夜俊)3月下旬至4月上旬,洛南縣非公黨建工委聯合民政、教體等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成立3個調研組,利用2周時間深入全縣在冊的94個社會組織和民政、教體、衛計、科協、文廣、人社、司法等21個社會組織業務主管單位,采取座談走訪、查閱資料、實地交流等形式,對全縣社會組織黨組織進行摸底調研,為進一步核實核準基礎信息臺賬、強力推進黨組織覆蓋、不斷提升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為全面細致掌握洛南社會組織基本情況,扎實推進全縣2017年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該縣由組織部門牽頭,縣非公黨建工委具體實施,成立了以非公黨建工委書記為組長,教體、民政等業務部門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調研組,以社會組織業務主管部門為單位,逐社會組織進行摸底調研,掌握基本情況,了解已建黨組織工作開展情況,分析未建黨組織的原因,現場解決部分存在問題,收集建立黨組織存在的困難,提出今后組建的意見建議,以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的工作方式推動調研工作扎實開展。
通過摸底調研,會同民政部門,結合年檢和年報,對全縣社會組織及黨建工作情況進一步全面排查復核,重點厘清破產關停、名存實亡的社會組織,尤其針對“無年檢、無聯系、無場所”的社會組織進行重點核查,依法依規實行“該注銷的注銷、該規范的規范”,準確達到經營運行情況清、職工隊伍情況清、黨員隊伍情況清、負責人情況清、未建黨組織原因清的“五清”要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核實基礎信息臺賬,做到底子清、情況明。
本次摸底調研,以掌握社會組織基本情況為基礎,以未組建黨組織和黨組織不規范、活動開展不正常的社會組織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第一線研判會診、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為組建黨組織掃平障礙、創造條件,也為如何盡快理順全縣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夯實業務主管單位的行業管理責任和鎮辦黨委的區域兜底管理責任,形成上下貫通、責任明確的工作機制,通過深入調研和走訪座談,為下一步成立民政局社會組織黨委奠定基礎。
調研以行業主管部門干部為主體,優化調整社會組織黨建指導員,進一步明確職責,壓實責任。分類采取單獨、聯合、掛靠、派駐等多種組建方式,建立“特設型”“功能型”黨組織,不斷提高黨組織覆蓋率和單獨組建率。在鞏固提升原有黨組織的基礎上,加強對新組建的黨組織,尤其是實體性社會組織的教育培訓和規范管理力度,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規范活動陣地,做到硬件達標、軟件規范,確保活動正常開展。同時,按照今年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要求,從嚴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創新制定針對性強的黨建工作載體,做到點上有載體、線上有特色、面上有品牌,不斷提升全縣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