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馮永發)今年,丹鳳縣在脫貧產業布局上,縣城以商貿流通為中心、北部區域著力打造工業密集區、南部區域發展特色農業區、川道地區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區,建設以縣城為中心輻射東、西、南、北四條交通軸線為主干的沿線產業點,形成“一心三區四軸多點”板塊式推進,點線面統籌推進模式,著力構建“一業一龍頭、一鎮一園區、一村一產業、一戶一幫扶、一人一措施”的大產業扶貧格局。
丹鳳縣依托華茂、關民樂、萬灣3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丹鳳葡萄酒、毛坪茶葉等6個市級園區,新發展12個縣級園區,帶動人口聚集,培育消費市場,承接產業轉移。以地域特色產業為基礎,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中藥材、核桃、茶葉、水雜果、肉雞、生豬、商貿、旅游十大類產業,著力培育華茂肉雞、民樂蔬菜、秦鼎茶葉、東興藥業等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定單發展、保底回收、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方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合體。圍繞鄉村旅游發展特色果蔬和特色農產品加工,實現一二三產有機融合,在全縣推進“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產業發展,建設24個產業脫貧示范村,確保全年51個貧困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脫貧。按照貧困戶產業脫貧不同的發展意愿,進行分類施策,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差別化幫扶措施,做到一戶一項目。實施產業扶貧項目到戶,資金到項目,幫扶措施到人的扶貧辦法,支持貧困戶自主發展種植、養殖、加工等特色傳統產業項目,幫助貧困戶走出一條可持續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扶持每個貧困戶至少有一至兩項增收項目。
為統籌做好產業脫貧工作,縣上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產業脫貧辦公室,建立了以政府投入為導向、銀行信貸資金、社會資本為主體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投融資機制。同時,按照該縣精準脫貧績效考核辦法和市脫貧攻堅戰要求,將產業扶貧工作納入部門、鎮辦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實行月報表、季評比、半年考核、年終考評制度,對產業扶貧工作落實不力、效果較差的部門、鎮辦進行問責。今年年底,丹鳳縣通過產業扶持可讓6915貧困人口脫貧摘窮帽,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