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隨富,男,洛南縣古城鎮古城小學校長。21年扎根洛南最偏遠山區,克服各種困難,自給自足,改善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他四處奔跑,找資金、要項目,經過多方努力將當初的“籬笆小學”現已變為全縣“最美農村小學”。
趙超,男,丹鳳縣消防中隊指導員。多年來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帶領中隊全體官兵成功處置了“3·24”312國道3車側翻、“5·6”11間民房著火、“7·14”深山尋人、“7·31”金絲峽景區救援等急、難、險、重工作任務。2015年被市消防支隊評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被評為全市“優秀警官”。
韓飛,男,丹鳳縣龍駒寨街辦玉皇廟教學點教師。25年來扎根山區學校,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守望深山,執著與堅守并行,每天天不亮就下山背水,為師生準備好一天的生活用水;每學期開學,他用背簍一趟趟往返幾十里背回師生的課本教材、教學用品;學生上學的每條路他都仔細勘察,將危險扼殺在搖籃。2016年榮獲丹鳳縣第三屆“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劉世明,男,丹鳳供電局竹林關供電所配電工。28年堅守在電網建設和供電服務第一線,一直負責東嶺村和周圍幾個村子1000多戶群眾的用電,不畏艱辛,用心服務困難群眾,經常幫助困難群眾從山外捎帶貨物上山,幫助孤寡老人墊付電費累計達兩萬多元,被當地群眾稱之為“流嶺山中的‘光明使者’”“東嶺山上好電工”等稱號。
葉丹寧,男,丹鳳縣中醫院醫生。20余年工作中視病人如親人,手機24小時聯系暢通,工作刻苦學習,努力鉆研,敢于創新,能力卓越;從業23年來,從不收“紅包”從不曾懸掛錦旗;他熱心公益事業,每次捐款捐物,近兩年來,每年捐資800元資助云南怒江州丙中洛的失學孩子。2014年被評為首屆“丹鳳好人”。
侯素芳,女,商南縣清油河社區支書。多年來,創辦多個經濟實體帶領群眾再創業,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組織400余人接受創業就業培訓,讓移民群眾掌握了一技之長;她組織多位婦女參加各種活動和演出,豐富了當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她積極倡導文明禮儀風尚、和諧文明家庭理念等,深受當地群眾好評。
程有鵬,男,商南縣農業局干部。參加工作30年來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心系農業,先后負責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了40余個糧油作物新品種,參加了10多項重大增產增效技術推廣,先后負責組織申報農業項目120多個,其中自己承擔編寫項目報告30多個,累計爭取資金1000余萬元,累計獲得縣級以上表彰獎勵19次。
周文順,男,中共黨員,商南縣電影公司職工。工作36年來堅持下鄉到基層放映隊檢修電影放映設備,他愛崗敬業,默默無聞,不言艱辛,不表成績,在電影走入低谷時堅決不改行,他用精良的技術贏得群眾的肯定,用榜樣的力量感染著員工,用忠誠的態度奉獻于社會。
任彥柱,男,中共黨員,山陽縣漫川關敬老院院長。十幾年如一日以院為家,愛灑敬老院,奉獻敬老院;他親自安埋的無名尸體達23具,救助乞討、流浪人員、棄嬰等困難人群達50多人次;由于忙工作致使妻子因車禍成了殘疾而無法挽回。他先后6次被評為民政系統先進個人。
張麗,女,鎮安縣殘疾運動員。家住鎮安縣月河鎮羅家營村三組,小小年紀入選陜西省游泳隊,克服各種困難,艱苦訓練,在第15屆殘奧會泳壇上奪取4枚金牌。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五、孝老愛親:(8人)
劉戰軍,男,商州區地稅局職工。他五年如一日幫助妻子照顧長期臥病在床的植物人岳母,無微不至、周到細致、不離不棄,為柔弱的妻子撐起一片藍天。面對生病的母親,他賣掉自己的房子為母親看病,幾年的治療幾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但他從不后悔,以感恩的心,堅強樂觀的精神,努力傳承孝老愛親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