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超越的商南步伐系列報道之二
特約記者 李治軍
入春后,商南縣試馬鎮郭埡、大坪、紅廟等5個村新栽植白茶幼苗3000多畝,加上去年建設的,共形成8600畝高端茶葉基地。在該基地,茶葉產業、休閑觀光、美麗鄉村正在實現融合式發展,正在崛起為該縣特色農業的示范板塊。
這是商南縣踐行創新發展理念,將農業產業與全域旅游、美麗鄉村、三產服務融合發展的縮影。
今年,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商南縣堅持“創新驅動”理念,從總體布局,到脫貧、工業、城鎮、旅游等重點領域,再到思想作風保障,著力貫穿“創新”因素,用“創新”激活發展新動能,加速轉型升級、追趕超越。
布局創新強引領
年初,商南縣堅持創新引領,綜合研判內外部環境,科學安排布局本年度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要點,以布局創新增強領航力。
該縣認真分析研究了“一帶一路”戰略、生態保護修復、振興實體經濟、支持三四線城市和重點鎮建設等系列國家政策機遇,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推動漢丹江水質監測中心和南水北調中線水資源安全保障基地建設、推進易地搬遷等省上的利好政策,確定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
在年度發展的總體布局上,商南縣特別敢于創新,大膽謀大事、抓大事,圍繞“2018年率先脫貧摘帽”目標,以追趕超越為主題,確定了今年主攻的決勝脫貧攻堅、全力追趕超越、推進撤縣設市、加速硅科技產業園建設、加快國漆科技產業園建設、發展全域旅游“六件大事”,并決定傾力打好精準脫貧、現代工業、特色農業、新型城鎮化、全域旅游、招商爭資“六大攻堅戰”。重點創新求突破
立足布局創新,商南縣瞄準經濟發展的重點行業和領域,創新思路、創新載體、創新方式、創新管理,以創新贏取各方面發展的新突破。
脫貧攻堅方面,強化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發展產業、擴大創業、增加就業。其中,產業扶貧創新實行“四個一”機制,即一個產業一名縣級領導主抓,一個部門包抓,一支工作隊實施,一個龍頭企業生產供應;就業實行多元化策略,在縣工業園區8戶重點企業、鎮辦農業園區設立貧困群眾就業專區,計劃解決500人;與江蘇南京市溧水區對接,初步確定了800名貧困戶勞力前往就業。
著眼現代農業發展,該縣積極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圍繞主導農業產業,著力建設茶葉、狝猴桃、食用菌三大類產業基地,其中,茶葉以擴規模、提品質為重點,計劃新建萬畝無性系茶園,改造3萬畝老茶園;狝猴桃將從2500畝擴展到萬畝。為擴大農產品知名度、提升市場競爭力,今年將積極評選推薦名牌農產品,力爭新增省級農產品著名商標3個;組織農產品企業參加西洽會、農高會、茶博會等展銷會。
工業方面,著力擴總量、提質量。依托項目支撐,建設縣工業集中區、國漆科技產業園等,積極引進新企業入園,努力把園區發展成工業轉型的“發動機”、工業經濟的“核心區”;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積極引進新的外向型企業,爭取年內新增出口備案企業3戶,外向型企業總數達27戶,貿易額突破2000萬元,打造省級電子產品出口基地。
創新城鎮發展,按照A級景區標準規劃城鎮,重點建設商圣小鎮、金絲峽官渡小鎮、富水田園小鎮、過風樓香菇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在縣城,正在創新實行城市智慧化、城管數字化、亮化智能化、環衛市場化“四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內涵。升級旅游產業發展,年底前,力爭使陽城驛4A級旅游景區通過資源評價、太子坪3A級旅游景區通過命名;統籌建設20個美麗鄉村,新打造一批“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的鄉村游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