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表現優異的齊金英也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丈夫在西安搞裝潢,收入還不錯。大女兒已經工作,每到周末,在寄宿學校讀初三的兒子就會回到租住的房間和她團聚,給孩子做上一頓可口的飯食,洗洗衣服,是她每周最開心的事情。“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指望兒子好好讀書,女兒嫁一個好人。”齊金英笑著說。
努力工作 用心生活
3月4日下午,本報印刷廠籃球場里,一群女職工正玩著籃球運球游戲,臉上綻放的笑容在早春陽光的映襯下格外燦爛。原來,廠里為讓女職工度過一個輕松愉快的“三八”婦女節,特意組織了這次籃球趣味活動。在人群中左沖右突、時而奔跑時而跳躍的胡亞萍今年37歲,2001年從技校畢業后應聘到印刷廠從事電腦排版,這一干就是15年。
“新聞最講究時效性,為了讓讀者在第二天一早就能及時看到前一天的新聞,加班對我們來說就成了家常便飯。”胡亞萍說,自己負責的排版是報紙交付印刷前的最后一個環節,將編輯簽發的稿件根據版樣排進去,組好版后出大樣,經過校對人員校對后將其中的錯誤修改完畢后再出樣,如此幾個來回,到制做出正式定版的版樣,需要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返工、修改,杜絕一切可能出現的錯誤,往往等報紙送交印刷時已是凌晨。因為經常加班熬夜,睡眠缺乏,胡亞萍的臉色較同齡女人少了一絲紅潤而多了些許蠟黃,還落下了一熬夜就高血壓的毛病。“雖然辛苦,但想到經過自己手的《商洛日報》能每天如約送到讀者手中,覺得一切都值了。”胡亞萍說。
胡亞萍的丈夫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兒子上小學五年級。“丈夫包容體貼,兒子乖巧孝順,作為女人真的很滿足。”提起家庭,胡亞萍的臉上寫滿了幸福。提起“三八”婦女節,胡亞萍向我們分享了一件至今讓她無比感動的小事。“去年婦女節前一天,我加班到后半夜,早上就起的遲了點,兒子走到床前跟我說今天是我的節日,他負責給我做飯,讓我好好休息,等著吃飯就行了。”胡亞萍道,接著她便聽到了廚房切菜、炒菜的聲音,半小時后一碗韓式拌飯就端到了我床前。“平時他都是在一旁看我做飯,根本沒獨立做過飯,沒想到真的自己動手給我做了一頓飯,真的很感謝兒子,這是我收到最好的節日禮物,飯里蘊含的心意足以讓我銘記此生。”
手能摸到的地方沒有灰塵
對于市區某大型國際酒店的客房部領班劉玲來說,“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沒有毛發,手能摸到的地方沒有灰塵。”這個行業標準已經成為她工作的一條金律,絕對不容許違反。這乍聽上去有點嚴苛的要求,是她對所有入住酒店客人的保障,也是員工維護酒店形象最實在的作為。她這樣要求手下的姐妹,并以更嚴苛的標準要求自己。
今年40歲的劉玲是商州區龍王廟人。曾經的她也身受家境貧寒的困擾,由于丈夫和老人的身體不是太好,為了貼補家用,她和丈夫商量著來市區打工。5年間,劉玲從辨認標了號的抹布開始,學習如何將床單鋪得符合標準、如何將杯子擦得剔透明亮,一步一步憑借自己的踏實肯干升為領班。劉玲的同事評價她說:“劉玲是有上班沒下班的人。”酒店每天8點上班,她總會7點提前趕到,準備一天的工作安排。而員工下班沒有干完活時,她總會留下來幫忙把活干完。曾經因為加班她也被家人不理解。“有一天下班后出現了一個客人的退房糾紛,需要調監控才能說明問題。我一直在酒店幫忙查看監控,處理完事情已經凌晨3點多了。”劉玲講到,她騎著自行車回自己租住的房子,一路上總感覺有人跟著她,快到巷子了她突然停車扭頭一看,原來是同單位的一位并不相熟的保安,同事笑著說看她一個人這么晚了從酒店出去擔心她的安全,就跟在后面送一下,看她到家就放心回去了。劉玲感動地將這件事講給家人聽,家人感激單位好心的同事之余,也對她加班表示了更多的理解,叮囑她如果加班就告知家人一聲晚上去接。劉玲說,每年婦女節酒店會給女職工放半天假,今年她準備去爬山郊游,享受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