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記者 左 京 吉文艷





她是街角那一抹絢爛的橘紅,無論風雨堅持守護城市的潔凈;她是公共自行車站點的那一抹深藍,無論寒暑保證市民的每一次愉快出行;她是餐廳的那一抹紅艷,無論忙閑永遠微笑面對每一位就餐的顧客;她是印刷工廠里的那一抹黑白,無論晝夜守候著心愛的報紙……她們是五彩繽紛、絢麗奪目的“半邊天”,她們是鑲嵌在祖國各個勞動崗位上耀眼的珍珠,她們最自豪的宣言是:我是女工,我驕傲!在第106個國際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記者深入普通勞動崗位,記述了平凡卻無比美麗勤勞的女工們的精彩生活。
為了市民綠色出行
早晨7點出頭,城市在初春暖陽的照耀下漸漸蘇醒,公共自行車租用的早高峰還沒來到,梁敏莉已經(jīng)在自行車租用站點忙碌開了:從剎車、手把、坐墊,到踏板、前輪、車胎,再到后輪、擋泥板,只見梁敏莉右手拿一條抹布,身體跟隨手擦拭的部位起起伏伏,將落灰或有污漬的部位一下下擦干凈,不一會兒額頭就沁滿了汗珠。“得趕在早高峰來臨前將自行車擦洗干凈,讓每個來借自行車的市民都騎著干凈漂亮的自行車上路。”梁敏莉邊忙活邊對記者說。
梁敏莉今年42歲,2015年第一期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時便做起了自行車保潔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掃站點周圍垃圾,擦洗自行車車身以及鎖樁。由于每個站點間相隔有一定距離,為了方便工作,梁敏莉也為自己辦了一張自行車IC卡,每天就騎著自行車,裝著一桶清潔工具,往返于市區(qū)48個站點對1150輛公共自行車進行保潔,中間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每一天,梁敏莉都得重復無數(shù)次的彎腰、蹲下、站立的動作,活雖然不重卻也是對體力的考驗。“上午的清理工作難度一般比下午高。清理時常常發(fā)現(xiàn)車樁上有遺留下來的早餐盒或者傾灑出來的早餐,地面上也常常散落著很多食品包裝袋。”梁敏莉告訴記者,每遇到這種情況,她都得特別費力才能清理干凈,特別是遇到地面上沾著的口香糖,只能彎腰用手摳下來。“雖然打掃的過程挺辛苦的,但是每當看到大街上的市民騎著干凈漂亮的自行車,心里感覺很自豪,覺得累一點也值了。”梁敏莉說,每天最難受的不是下班后的腰酸背痛,而是在清潔過程中遇到一些不文明的人和事,這讓她十分難過。“好幾次在我清掃垃圾的時候,垃圾桶明明相隔不過兩三米,但有些人就會直接把垃圾丟在我旁邊,還理直氣壯地說看到我在打掃所以才丟,還有人喝醉了就直接坐在自行車上吐,將她剛擦干凈的車吐得一塌糊涂。”梁敏莉說,如果讓她在“三八”婦女節(jié)許個心愿的話,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市民能像愛護自家的東西一樣愛護公共自行車,讓它永遠靚麗干凈地為市民服務。
公廁比家衛(wèi)還干凈
“你們的公廁打掃的比我們家的衛(wèi)生間都干凈,每次來都想在這多休息一下。”在市區(qū)通江路上的一處公廁內(nèi),環(huán)衛(wèi)工人史紅莉欣慰地向記者講述著前幾天一位老阿姨對她的夸贊,言語間流露著對自己工作的滿滿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