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歲的史紅莉老家在商州區沙河子鎮。為了更好地贍養家中的公婆,供養上學的兒子,她和丈夫專門在市公安局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常年在市區辛勤的工作。史紅莉告訴記者,算算日子,這已經是她做環衛工人的第8年了。“我剛開始是掃路,后來公廁需要人,就把我調了過來。”史紅莉說,從最初的旱廁、到收費的改造公廁,到現在裝有自動感應出水器和飲水機的現代化公廁,她輾轉幾乎打掃遍了全城的公廁。她見證了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巨大改善,見證了市民從掩鼻排隊上公廁到贊嘆公廁干凈整潔的態度轉變,史紅莉直言自己作為一名公廁環衛工人從心里由衷的高興。
做了多年的公廁環衛工,史紅莉總結,這份工作就是一個良心活,“看到哪里臟了就隨時收拾,遇到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醉酒的人等等就要細心觀察他們的情況,隨時搭把手,幫幫忙。”去年冬天,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殘障公廁上廁所,由于手不方便,將門反鎖之后不管怎樣用力都打不開。老人反復開鎖的聲音被正在地下室(史紅莉工作的公廁男女公廁在地下,殘障公廁在地面上。)值班的史紅莉聽到了,她迅速趕到地面的殘障公廁看個究竟。問清老人的情況之后,她趕緊用鑰匙將門從外面打開。虛驚一場的老人用顫抖的手拉著她說:“娃,今天多虧你呀,剛才把我急的都想從窗戶翻出去哩。”史紅莉告訴記者,當然工作中遇到的客氣的市民很多,不講理的人也有。有一次一個醉漢迷迷糊糊堵在公廁休息室門口胡攪蠻纏,要在休息室上廁所。史紅莉安撫住醉漢的情緒以后請兩個學生幫忙扶醉漢去了男廁,出來后醉漢又堵在休息室門口。眼看要下班了,史紅莉只好求一位好心的市民幫她將醉漢扶出,安置在安全的地方才下班離開。
拿著低廉的工資,工作中偶爾還會受到一些小委屈,但是史紅莉仍然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她很熱愛這份工作,“我每天看到公廁打掃得干干凈凈,市民們都開開心心地來,高高興興地走,我心情也很好。單位對我們也很好,冬天會給每一個公廁都發小太陽,讓我們暖和一些。”史紅莉說,她會把每天發生的事情都認真地記錄在本子上,珍惜自己工作的每一天。
把客人當成家人
在餐飲行業干了許多年,齊金英光榮地收到一個“好大姐”的稱號,而她的秘訣只有一個,就是將每一位客人都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
今年44歲的齊金英是商州區夜村鎮人。回商州干餐飲服務員之前,她曾隨丈夫在西安打了很多年的工。從最初在建筑工地上為工人做飯,到應聘海底撈的服務員,齊金英的經歷可謂頗為豐富。幾年前,為了照顧讀初中的兒子,她回到商州,應聘到市區一家大型酒店工作。齊金英所在餐廳的經理崔亞妮告訴記者:“像我們餐飲行業,一般女孩子都是從十八九歲就開始來打工。前些年還會挑選相貌漂亮的優先招聘,但是這幾年,商州城區年輕女孩來應聘服務員的人數少,招來的很多年輕女孩又吃不了苦。反倒是結了婚的,心智成熟了,也比較穩定能吃苦。像齊大姐,就是我們這年齡最大,也是服務最好的包間服務員。”而在齊金英看來,有這樣一份安穩的工作,每個月能拿到2000多塊錢的固定收入,她十分滿意。齊金英向記者袒露她的心里話,她說,以前在農村種地,也是整日勞作,但是收入卻少的可憐,家里還有老人需要照顧,孩子也需要學費,她自己卻沒有什么技術可以有高收入。因此從事餐飲服務行業,她總是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將每一位來店里的客人都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照顧,攙扶攙扶老人,照管照管孩子。“客人來了,就跟咱家來親戚了一樣。趕緊把菜單遞上去讓人家點自己喜歡的菜,看著杯子里茶水快沒了趕緊給添上。”齊金英說,她從來不覺得自己的工作辛苦,忙忙碌碌的她樂在其中。齊金英的樂觀、善良和她優質的服務感染了很多客人,甚至有客人吃完飯還會暖心地跟她說:“今天您辛苦啦,把你累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