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趙有良)旱情在加劇,水從哪里來?8月2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緊急督查工作會議,安排成員單位分赴各縣(區)督促檢查抗旱工作。當日下午,由市直包縣(區)抗旱工作牽頭單位帶領的7個防汛抗旱督查組已全部奔赴7縣(區)督查抗旱工作。
去年8月份至今,我市連續遭受較大范圍干旱。特別是今年5月份以來,全市普遍出現中度干旱,丹江沿線縣(區)達到重旱,全市因旱災已造成經濟損失6.02億元。會議通報了旱情和抗旱工作進展情況,要求全市上下牢固樹立抗長旱、抗大旱、救大災思想,堅定信心,以干克難,快速掀起上下全力一致抗旱救災的高潮。
會議要求抗旱工作督查組深入7縣(區)全力檢查督導各項抗旱措施的落實情況。除聽取縣(區)抗旱工作的匯報外,要深入旱情最嚴重的地方,及時了解抗旱應急情況,檢查人、財、物的組織調度情況,資金、物資、人員的到位情況,檢查各縣(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崗位職責的落實情況,檢查指導各縣(區)水源建設情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將地上、地表、地下水合理地運用到抗旱之中。重點抓好“一抗三保五抓”的檢查落實,“一抗”就是以抗旱為中心,一切為抗旱讓路,一切以抗旱救災為保障。“三保”是保人畜飲水、抗旱保秋、保收入增長,首先要保人畜飲水。“五抓”是抓供水,落實水源建設、送水應急措施,解決地下水源不足的問題,哪里群眾缺水,就往哪里送水;抓科學節水用水,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重點后一般、先工業后農業的原則,優先安排群眾生活所需用水,實行縣城農村分時段供水;抓灌溉,充分利用水利設施和井、渠、塘,能灌一畝是一畝,能救一分是一分,以經補農、以勞補農,搶種小日月莊稼,以秋補秋;抓保障,檢查市上緊急下撥的1000萬救災資金是否直撥到位,是否用在了抗旱救災的刀刃上,檢查各縣(區)自籌資金、物資、運輸車輛、器械是否保障;抓穩定,災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工作,救災就是責任,檢查基層抗旱救災措施是否得力,不能因為人畜飲水和抗旱用水而引發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