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婦女代表話70載“她力量”:搭橋梁作紐帶,女人更懂女人心
中新網蘭州10月24日電 (記者 丁思)“無論是婦女代表,還是婦聯干部,大家都與婦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剪不斷的情愫。如今,無論身處何地、身居何職,任歲月在指尖流過,大家仍初心不改,都有一顆‘婦聯心’。”23日,紀念甘肅省婦聯成立70周年座談會在蘭州舉行,甘肅省婦聯主席黃愛菊與各界婦女代表共憶往事、敘今朝、話發展。
1950年秋天,甘肅省召開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甘肅省民主婦女聯合會成立,從此,甘肅省婦女運動和婦女事業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1957年更名為“甘肅省婦女聯合會”)。

70年來,甘肅省婦聯以參與提高素質,以行動謀求平等,以作為提高地位,在促進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同時,開拓了實現男女平等、尋求徹底解放的新的歷史進程,全省婦女兒童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憶往事:婦聯是全省婦女的“娘家”
“我是甘肅千萬婦女中的一個,慶幸在甘肅工作了65年,從18歲到83歲沒有停止過腳步。”作為文藝界代表,雕塑家何鄂稱“婦聯是婦女的娘家”,至今依然行走在中國文藝大軍行列中的她,現場與大家分享了她的青春故事。
從求學到工作,何鄂坦言,她經歷和見證了新中國71年的歷程,也是甘肅婦女70年歷程中的參與者、奮斗者、創造者。她向世人傳遞了“世界因女性而精彩”的理念。
作為一名曾在省婦聯工作了35年的“老兵”,甘肅省婦聯原副主席胡蘭發言說,自25歲進婦聯工作開始,有幸與姐妹們一起參與了“雙學雙比”“巾幗建功”“母親水窖”“隴原妹”等系列婦聯品牌工作,在平凡的崗位努力工作,盡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回顧婦聯工作發展歷程,胡蘭說,70年來婦女工作呈現了跨越式發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載體不斷拓展。更加注重包括婦女兒童事業在內的社會事業的發展,推動了全社會形成尊重和保護婦女、關心和支持婦女工作的良好局面。
敘今朝:搭橋梁作紐帶,女人更懂女人心
70年來,甘肅婦女的生活條件和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得益于一群婦女的牽線搭橋,她力量為貧困婦女搭起“致富橋”。
天水梁山村的婦女劉春英正是其中一位鮮活的例子。如今的她,參加了婦聯技能培訓,享受了5萬元的精準扶貧貸款,和家里人建起了豬場,又貸了3萬元互助資金貸款,栽植了10畝蘋果園,現在年收入15萬元左右。她買了樓房,買了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像劉春英這樣的婦女在我們村還有很多。”天水市清水縣土門鎮梁山村黨支部書記、省婦聯兼職副主席馮小明分享了很多婦女脫貧的故事。
12年間,她帶領梁山村的全體村民尤其是婦女們,學政策、強志氣,學技術、強本領,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實踐中發揮著主力軍、“半邊天”的作用。
女人更懂女人心,女人幫助女人。蘭州市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肅省婦聯執委尹建敏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講述了她在定西漳縣、東鄉縣創新利用“扶貧車間”的模式,幫助東鄉族婦女在家門口就業,讓此前“圍著鍋灶轉”的家庭主婦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工作。
話發展:巾幗不讓須眉,勇挑責任與擔當
進入新時代,各級婦聯組織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推動全省婦女事業邁上新臺階、婦女工作取得新成效,各行各業、各條戰線涌現出一大批自強不息、甘于奉獻、勇于創新的先鋒模范和巾幗標兵。
甘肅省委副書記孫偉說,全省各級婦聯組織要引導廣大婦女群眾厚植家國情懷,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與國家的進步、甘肅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最大限度調動她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平凡崗位創造一流業績。
孫偉說,要加強婦女能力建設,加大培訓扶持力度,探索服務女性創業的新機制新途徑,做深做實“創業創新巾幗行動”,引導支持更多女性在現代服務業、互聯網經濟、綠色農業等領域展現風采、建功立業。
孫偉還提出,各級婦聯組織要有針對性地做好聯系婦女、服務婦女各項工作,強化社會服務,優先保障孕產婦、兒童等特殊人群,格外關心貧困婦女、老齡婦女、殘疾婦女等困難群體,真心實意為她們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努力讓婦女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