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11月24日24時,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開啟。綜合多家機構預測,此次成品油零售價或迎來年內第十次下跌。
據(jù)金聯(lián)創(chuàng)測算,截至11月24日第十個工作日,國內成品油參考的原油品種均價為61.68美元/桶,變化率為-1.21%,對應國內汽油、柴油零售價分別下調70元/噸和65元/噸。卓創(chuàng)資訊也預計,本次汽油、柴油零售價或每噸分別下調70元、65元,屆時,折合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分別下調0.05元、0.06元、0.06元。待本次調價落地后,國內實行一省一價的地區(qū)92號汽油將全面進入“6元時代”。
從本輪計價周期(2025年11月10日24時至2025年11月24日24時)來看,國際油價整體呈現(xiàn)寬幅波動走勢,未走出單邊行情。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價格監(jiān)測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本輪調價周期內,受供應過剩預期加劇、地緣風險溢價削減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呈現(xiàn)波動下行趨勢。展開來看,一方面國際能源署、美國能源信息署、歐佩克三大機構在最新月報中均判斷今明兩年油市將面臨供應過剩,其中國際能源署將2026年供應過剩預估上調至409萬桶/日。此外,近期局部地區(qū)地緣風險溢價也有所消退。但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結束停擺,以及美國原油庫存超預期下降,又在一定程度提振了市場情緒,并為國際油價提供支撐。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價格監(jiān)測中心預計,在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和地緣政治局勢不穩(wěn)定的背景下,國際油價將維持震蕩走勢。
卓創(chuàng)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高青翠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預計,未來在東歐和談有望降低石油供應擔憂,國際貿(mào)易爭端與產(chǎn)業(yè)過剩預期的大背景下,國際原油或承壓偏弱運行,對于國內成品油零售價來說,下輪調整或存在“二連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