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都美稱,贊譽千年。全球紡織品市場的新格局下,新興產業集群讓蘇州吳江的“綢都”盛澤鎮收獲了重要經濟增長點。其中,跨境電商日漸成為紡織品出海的關鍵一招。資料顯示,2025年上半年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跨境電商進出口額24.64億元,增長292.5%,在蘇州市占比超10%。這片以紡織品聞名的吳江“盛”地有著怎樣的“出口密碼”?9月15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跟隨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團,走進中國絲綢重鎮——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探尋紡織品出海的“獨家秘笈”。
盛澤鎮歷史上曾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聞名,雖面積僅有15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萬,但卻是國內少數坐擁紡織行業完整產業鏈的地區。走進盛澤鎮東方紡織城,創意與時尚成了這里數以萬計商鋪的代名詞。
“在原料和面料領域,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有絕對優勢,尤其是海外大牌所需的高端面料,很多都來自我們這里。”蘇州羅曼羅蘭時尚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南十分自豪地介紹,“公司成立于1996年,每年的銷售額在45億元人民幣左右。我們是路易威登和紀梵希品牌的供應商,也幫愛馬仕開發產品,合作品牌還有普拉達、阿瑪尼……”
江南在現場給記者展示了一款很有特色的面料,一眼看上去像是印花工藝,“實際上,它并不是印花面料,它的正面是生物幾粒絨材料,來自于蓖麻籽,把蓖麻籽重新聚酯化變成了這塊面料的正面原料,中間的材料叫PU材質,反面的材料是玉米纖維,再加上特殊的膠水,最后染色而成。整塊布沒有印花,卻有印花的效果。”江南解釋說,這塊布料97%是生物基材料,如此獨特的面料,才讓大品牌拋來橄欖枝。
江南還向記者展示了一款采用稀土面料制成的外套。只見他用手電筒照射衣服的表面,所照之處,衣服面料迅速從白色變成藍色。“這件衣服會變色!”江南介紹道,“這件衣服采用了稀土面料,它不是土,是一種金屬。它和手機里的一種原料是一樣的,使用這個金屬的目的是儲存光并把光反射出來,讓衣服可以在夜里發光。這不僅是為了時尚,也是為了大家穿著去徒步、越野時能更安全。”
好的產品是打開國外市場的基石,而好的平臺就像是臺階,托舉著好的商品借由更遠的渠道遠銷海外。
盛澤鎮東方絲綢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陸子平告訴記者,為了打開海外銷路,盛澤堅持“紡織外貿+跨境電商”的發展戰略。2024年5月22日,吳江高新區(盛澤鎮)絲路·南華跨境電商產業園開園。產業園圍繞吳江地區絲綢紡織產業帶的優勢建設打造,是樓宇式跨境電商產業園集群,一年多時間已集聚阿里巴巴國際站盛澤服務處等跨境電商平臺、亞東貨代等配套服務商及外貿企業86家,其中跨境電商企業37家,2025年上半年園內實現外貿進出口額近2.2億美元,其中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近7.9億元。
陸子平說:“轉型升級和外貿發展過程中,我們有三個創新點,其中比較經典的一個創新是——上下樓就是上下游。我們這棟樓,只有二十幾層,但聚集了整個紡織外貿產業鏈,從前端的原料生產到包裝分發終端。客商來采購面料,簽完單后,他會發現樓上就可以繼續做成衣,同時還有企業做渠道分發,十分便捷。”
依托紡織產業優勢,這座吳江“盛”地如此“苦練內功”,用獨特的“出口密碼”擁抱海外市場,傳統“綢都”,未來可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