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朱恢軍 吳履山 朱 萍)2013年12月20日,柞水縣小嶺鎮李砭村二組的公路旁格外熱鬧,一群人把一輛拉著新鮮豬肉的架子車“搶”圍了個水泄不通。走近一看,原來是王文友、趙灰芝夫婦剛殺完了自家養的土豬,附近的群眾都來這里購買豬肉,一些沒買著的還和來得早的人商量能不能給自己勻一點。
一打聽,才知道這里賣的豬肉,價格可不便宜,普通白條肉的價格就要15元一斤。筆者發現這里賣的土豬肉要比菜市場里的豬肉還貴兩塊錢。“這里的豬肉價格貴是貴,不過只要肉好吃,口感好,價格高點無所謂。”
“王文友跟我們離的很近,他喂豬我們都能看得見,這家養豬沒有加任何添加劑,村畜牧防疫員還定期來給防疫的,我們吃著放心,這不,我一大早就趕過來了,沒想到來了這么多人。”一位買豬肉的年輕姑娘感言道。“現在我們這的人都忙著上班,自家喂豬的就少了,本想自己家里吃不完,準備給市場上送一些去賣,沒想到被鄰居們一搶而空,來年再多喂幾頭。”趙灰芝滿臉笑容地說道。
近幾年的柞水消費市場上,常常物以“土”為貴,土生土長的東西總是備受歡迎。土雞蛋、土豬肉、本土雞等形成的這一系列“土”品牌,讓消費者以為只要冠上“土”字,就有了質量保證。然而,營養專家認為,土豬肉和普通豬肉在營養價值方面差別并不大。一般來說,土豬肉與普通豬肉所包含的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都差不多,都能滿足人體需求。如果非要說土豬肉比普通豬肉更有營養價值的話,可能是因為土豬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各種微量元素含量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