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上午10時許,商洛市商州區北寬坪鎮政府的大會議室里座無虛席,來自該鎮的200多名農民工在這里集體加入當地的工會組織。市、區、鎮工會領導為農民工代表發放了工會會員證。
簡短的入會儀式過后,來自山陽縣天竺山鎮石窯子村的農民工王發林代表已經入會的農民工發言。王發林回憶了他在外地打工多年的經歷:工資低、消費高、離家遠,加上來回車費,就這樣一年換一個廠,幾年下來掙的錢不夠花,一分錢也沒存到。后來,在當地工會的幫助下,他開始學習養蜂技術。從2013年工會贈送給他的5箱蜂發展到40余箱,當年掙了4萬多元,2014年發展到60余箱,收入8萬多元,今年發展了120余箱,年底收入至少達到12萬元。自從養蜂后,王發林的家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家住在離公路4里多的山坡上,經濟條件十分困難。養蜂不僅改變了其家里的經濟狀況,而且還用養蜂掙的錢在公路邊買地,蓋了新房。
現在,好多鄰居和親戚朋友都跟著小王學養蜂了。為讓更多的農民工參與養蜂,促進養蜂業健康發展,積極響應縣總工會開展的農民工入會行動,小王和附近的12位養蜂大戶共同發起成立了“蜜耕源”土蜂養殖合作社及其工會組織,吸收24名農民工集中加入工會。合作社和工會組織成立后,通過開展技術培訓、交流和咨詢服務,幫助會員收購、加工、包裝、貯藏、銷售蜂蜜,通過推行生態蜂蜜標準化生產技術,還幫大家解決了養蜂難、售蜜難等困難和問題。
如今,在山陽縣,單養蜂這樣的合作社暨農民工工會組織就有8家共200多人。初步形成了以農民工培訓為依托,合作社為實體成立工會組織的模式。目前,單山陽縣農民工入會已經達到千人以上規模。
剛剛拿到工會會員證的北寬坪鎮廟灣村的農民工張師傅告訴記者,聽了王發林的發言后,很多農民工動了養蜂的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農民工集體入會儀式之后,來自山陽縣的養蜂專家,山陽縣總工會主席盧濤現場傳授“蜜訣”,兩個小時的現場培訓,很多農民工硬是站在走廊聽完了講座。
據了解,商洛全市251萬的總人口中,有農村勞動力103萬,每年就業的農民工數量為60多萬人。 (蘭增干 楊開泰 李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