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四個促進” 凸顯整合效應
2006年以來,柞水縣累計整合涉農項目5大類187個。整體推進縣城、牛背梁、溶洞、鳳凰古鎮四大旅游板塊開發,形成了8個農家樂旅游接待集群點,建成了千畝中藥材種植、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等種植養殖基地,特色產業專業村已發展到了60個,農業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格局初步形成,成功創建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西川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園成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啟動建設了新農村示范村、扶貧整村推進村和“一村一策、一戶一法”試點村31個,推進民居改造、村莊建設、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等重點工程,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初步形成了一批旅游開發型、商貿服務型、企業輻射型和產業帶動型新農村,3個秦嶺美麗鄉村通過驗收命名。木耳、大豆、土雞蛋、紅香椿、花生、馬鈴薯、綠豆、紅小豆等21個農產品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柞水萬畝小雜糧、5000畝馬鈴薯、下梁建華羊場、瓦房口大河村肉豬、下梁和營盤土雞散養等7個基地獲省無公害生產基地認定。建成了盤龍、歐珂、新田地、匯生源、億升核桃等20余個龍頭企業,年銷售額達3億元以上。全縣建成農產品批發零售集貿市場10個,流通中介組織90個,發展農村商品經紀人1100多人。在西安設立農副產品超市及經營連鎖店已達26家,有10大類30多個優勢農產品打入西安市場,年銷售量10000噸以上。
通過多年整合工作實踐,促進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實現了“六個轉變”,即資金投入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轉變;整合工作由被動向積極主動轉變;項目實施由分管領導獨自抓向縣級領導齊抓共管轉變;項目管理由批而不管向績效管理轉變;支持方式由項目扶持向財政貼息、稅收優惠、獎補結合并舉轉變;整合內容由“三農”領域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領域轉變。
面向未來,柞水縣委書記陳璇和縣長姚書祥一致表示,縣上將緊緊抓住被商洛市推薦為2015年省級財政涉農資金整合試點縣的機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農村社會發展新任務,緊扣“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總目標,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按照“制度一個籠子、資金一個盤子、項目一個單子”的思路,以縣為主,縱橫結合,突出美麗鄉村、精準扶貧、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等重點,統籌開展涉農資金整合工作,逐步形成安排科學、使用高效、管理規范、運轉有序的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涉農資金整合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