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以制度創新推動清廉醫院建設
陜西日報記者 甘 甜
“今天我做了CT檢查,明天不用掛號就可以直接找醫生看結果。”11月12日,鎮安縣群眾馬明洋來到鎮安縣醫院看病,對“一次掛號管3天”就診模式很滿意。
如今,“一次掛號管3天”就診模式在商洛市各級醫院全面推行。患者首次掛號就診后,3天內(含就診日)因同一疾病、在同一院區、同一專科復診,無需再繳掛號費,解決患者因檢查結果未出、病情反復需多次掛號的問題,減輕患者就醫負擔。
作為國家醫改試點城市,商洛市以制度創新為突破口,堅決防范和懲治衛生健康系統不正之風,努力創建黨風清正、院風清朗、醫風清新的清廉醫院,讓群眾就醫更有獲得感。
創新機制防范廉潔風險
“過去,設備采購是‘燙手山芋’,現在,全程陽光操作,采購效率提上來了,合規底線也守住了。”商州區人民醫院設備采購科科長侯亮的感慨,源于越來越規范的采購流程。
10月17日,商州區人民醫院委托第三方代理機構就醫院婦眼耳鼻喉科改造項目組織公開招標,并現場對投標企業設備功能參數和價格進行審核。商州區紀委監委派駐區衛健局紀檢監察組負責人、醫院內審人員等全程監督。
“項目采購資金超過一定金額必須上報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核,通過后向社會公示,然后再委托第三方代理機構進行公開招標,招標工作全程受到嚴格監督。”侯亮說。
11月12日,商洛市中心醫院藥學部審藥師崔瑾登錄處方前置審核和合理用藥管理系統,對醫生開具的藥品處方和住院醫囑進行逐條審核。據介紹,商洛市中心醫院去年開始使用這一系統。該系統錄入了患者的身高、體重、檢查檢驗結果等信息。醫生開具處方和醫囑后,系統會自動比對信息,審藥師進行審核;出現異常時,系統會立即發出預警信息。
“這一審核行為發生在患者繳費前,可有效攔截不規范、不合理用藥的情況,督促醫生廉潔行醫。”商洛市中心醫院藥學部主任陳偉表示。
商洛市還打出制度“組合拳”防范醫療領域腐敗,在54家醫療衛生單位的項目建設、設備采購、人事管理等8個高風險領域推行“三年輪崗制”,組織355名科室負責人進行輪崗。
辦好醫療領域暖心事
11月11日,丹鳳縣群眾張紅霞到丹鳳縣醫院復查。就醫時,她向醫生出示了此前在西安市某醫院做的血常規、肝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報告,醫生結合這些報告判斷病情,沒有再開具重復檢查單。“不用重復做檢查,不僅省錢,還方便省心。”張紅霞說。
為避免讓群眾重復檢查、減少不必要的就醫支出,目前,商洛市28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234項檢查檢驗結果實現全省互認,商洛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60項檢驗結果納入陜西、甘肅、新疆等8省(區)互認范圍。
清廉建設的成效最終要由群眾來檢驗。商洛市從民生實事入手,深入糾治衛生健康領域的行業性系統性突出問題,實現清廉建設成效可感可及。
一人住院,全家不再忙。今年8月,商洛市中心醫院啟動“無陪護”病房試點工作,同第三方公司合作,由醫療護理員為患者提供24小時專業照護服務,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
“這些醫療護理員由第三方公司聘用,我們也會對他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上崗后,他們能為患者提供清潔、飲食、排泄、活動、康復鍛煉、陪檢等方面的服務,還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提供其他幫助與服務,全方位滿足患者需求。”商洛市中心醫院護理部主任李翠華說。
“我老伴兒今年9月胸椎骨折,我年齡大了沒法在醫院照顧她。多虧醫院有醫療護理員,老伴兒住院時被照顧得很好。”商洛市群眾張恩正說,“無陪護”服務解決了他的煩惱。
樹立崇尚廉潔“風向標”
在商洛市各醫療機構,行政樓、門診樓、住院樓等地,清廉文化宣傳欄、宣傳畫隨處可見,營造出“思廉、崇廉、敬廉、踐廉”的濃厚氛圍。
正向引導之外,商洛市還注重推動警示教育直抵神經末梢。
6月23日,洛南縣召開衛健系統以案促改會議。圍繞洛南縣醫院、洛南縣中醫醫院發生的違紀違法案,縣衛健局黨組負責人提出自查自糾、警示教育、健全機制等9項要求,在全縣衛健系統開展以案促改促治。
此前,山陽縣紀委監委以縣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劉某某嚴重違紀違法案為典型,督促指導縣衛健局在全系統開展以案促改。面對山陽縣紀委監委回訪工作人員,山陽縣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龔忠濤說:“我們通過召開警示教育會、參觀廉政基地、旁聽職務犯罪庭審等,做實以案促改,修訂完善21項管理制度。”
去年以來,商洛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組織觀看《醫鑒》等警示教育片300余場,開展廉政黨課活動、旁聽庭審50余次。
在清廉醫院建設中,商洛市、縣兩級紀檢監察部門還通過領導干部包案、重點交辦、掛牌督辦等方式,加強醫療領域問題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