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敏 王 倩 白志鑫

2021年9月攝于商南縣富水鎮王家莊村狝猴桃基地

2021年9月攝于洛南縣三要鎮北司村西紅柿種植大棚

2021年12月攝于商州區木耳產業示范園

2021年8月攝于商州區板橋鎮五一村小香薯種植基地

2021年10月攝于丹鳳縣龍駒寨街辦冠山村冬棗種植園

2021年5月攝于商州區沙河子鎮任家后村櫻桃種植園

2021年7月攝于洛南縣古城鎮高塬村西瓜基地
開局之年倉廩實,農民收入穩增長。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第一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這一年,我市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一都四區”目標,全力保供給、興產業、抓改革、促增收,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這一年,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我市疾步前行,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廣袤的田野上迸發著前所未有的活力,廣大農民共享“強農惠農富農”的豐收果實,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穩步向前。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預計2021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1.6億元、增加值124.6億元,分別增長3%、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3元,增長9%。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苦干、實干、巧干結出的累累碩果。
這一年的商洛大地,大棚農業欣欣向榮,新鮮蔬果實現四季供應,舌尖上的美味越來越多,業態類型日趨多樣,農民增收途徑愈加寬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星羅棋布,智能控溫控濕大棚鱗次櫛比,家庭農場活力增強……大棚里,黑木耳綻放“富貴花”,香菇撐開“致富傘”,圓滾滾的西瓜鼓起“錢袋子”。田野里,那一株株西紅柿、辣椒,一樹樹櫻桃、葡萄、狝猴桃,映紅了村民的小康路,甜了村民的心窩。
走過四季,鄉村振興繪就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藍圖,也為新時代農村發展點燃了新的生機和希望。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商洛將深耕這片“希望的田野”,在農業產業發展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繪就新的發展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