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倩 白志鑫 謝 非

聚豐公司糧油區每天流入貨物約100噸

各大超市蔬菜品種齊全、價格平穩

“糧袋子”“菜籃子”是關系千家萬戶的重要民生工程,其安全穩定供應直接關系著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關系著社會穩定、社會和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時期和春節來臨之際,進一步有效保障全市生活必需品物資供應充足和市民生活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
面對當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市立即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緊急狀態,中小學停課、社會車輛禁行、小區封閉管理……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收緊,部分市民擔心市場生活物資貨源是否充足?供應是否有保障?連日來,記者前往市區一些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糧油批發市場和有關單位,就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糧袋子”堆滿倉
1月5日,記者來到位于商州區楊峪河鎮的商洛聚豐農業綜
合開發有限公司的糧油區,只見一輛10米長的半掛車停在庫房門口,幾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卸貨。該企業負責人任俊杰指揮著工人駕駛叉車將剛卸下車的掛面運至倉庫內,雖然天氣寒冷,但是整個庫區一片忙碌景象。
“最近每天都要回來兩車貨,主要是米、面、油等,一天能拉100噸左右。”任俊杰說,“春節前一個月本就是糧油的銷售旺季,今年受疫情影響,物流方面雖然有所延遲,但還是能保證每天有貨回來。”
任俊杰帶著記者進入糧油存放庫區,只見整個庫房內分類整齊地堆放著米、面粉、食用油和商品掛面,堆積如山。一名正在搬貨的工人笑著說:“我們合作的糧油供貨商是大品牌,在全國都有生產加工廠,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進不下貨,每天都要回來這么多呢!”
據介紹,商洛聚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糧油供貨范圍主要是市區的中小型超市、糧油店以及商州區各鎮辦的糧油店、便利店等,平時大多是各商戶來倉庫進貨,現在特殊時期,全部由公司送貨上門。糧油區的兩輛運輸車每天往返配貨,有效保障了市區和商州區各鎮辦的貨源供應。
1月6日下午,在商州區中心糧站的糧油超市,幾名市民站在貨架前精心地挑選著食用油。“我看食用油這價跟之前差不多,也沒漲。”選購糧油的孫女士將其他物品一起拿到收銀臺進行結賬。孫女士告訴記者,她就住在糧站附近,每天看著一輛輛滿載糧油的半掛車進出院子,之前還有點擔心會買不到糧油,后來完全不擔心。“現在我按需購買,合理消費。”孫女士笑著說。
據商州區中心糧站副主任劉平利介紹,近期,他們一直密切關注全國動態,及時從全國各地調配貨源,最近一周已陸續調運米、面、油400多噸。近期,雖然銷售量穩中有增,但是各類品種齊全,價格也處于穩定區間,完全能夠滿足市民的正常消費需求。在進貨過程中,他們采取“點對點”發貨,嚴格落實消殺、司機全程閉環管理等措施,確保糧油安全配送到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糧油貨源保障、儲備、運輸、投放等工作,全力保障儲備糧供應暢通,進一步增強了應急保供能力,有效確保了“糧袋子”貨足、價穩。
“菜籃子”有保障
商州區城關街辦東店子果菜批發市場里面有蔬菜批發商戶二三十家,進貨頻率高、買賣交易量大,是城區重要的大型蔬菜市場之一。
1月6日,記者在東店子果菜批發市場門口執勤人員的登記冊上發現,最近3天,每天來市場的送貨車有兩三趟,主要以蔬菜為主,流入量每天30噸左右。據執勤人員介紹,按照當前疫情防控政策,外地回來的物資供應車輛都是“點對點”輸送,在進入市場前都進行了嚴格的消殺,確保流通的貨物都是安全的。
經過查驗行程碼、健康碼和檢測體溫后,記者進入批發市場看到,位于一樓的多家蔬菜批發門店門口堆放著各類日常菜,有白菜、紅蘿卜、洋蔥、芹菜……都是成袋地堆在一起,像一座座小山。在兩家土豆批發店前,高高摞著的袋裝土豆甚至擋住了店鋪的門牌。
從事了10多年蔬菜批發生意的房鵬舉說:“最近受疫情影響,我改變了進貨場地,從以前的西安市場轉向了湖北市場。雖然運輸成本提升了,但是蔬菜供應源頭充足,不存在進不到貨的現象。”
房鵬舉說:“元旦節前,蔬菜需求量猛然上升,天天都需要進貨。近幾天,銷量有所下降。各樣菜都有,反而購買的人少了,這和前幾天大家囤了一部分菜有關系,也是正常現象。”目前,他店里蔬菜儲量有3噸左右,預計東店子果菜批發市場蔬菜的儲量有八九十噸。
在市區天天樂超市入口處,指示牌上的“今日已消毒,請佩戴口罩”字樣格外醒目。經過查驗行程碼、健康碼和檢測體溫后,記者在超市里看到,蔬菜區貨架上的白蘿卜、大白菜、洋蔥等越冬菜菜量充足,西紅柿、黃瓜、茄子等反季菜應有盡有。西藍花、尖椒、豆王等價格稍高的菜也放滿貨架,前一向因價格走高而備受熱議的
葉類菜翠綠鮮嫩,種類齊全,供應充足。
記者看到,各個貨架前的市民均佩戴口罩有序選購蔬菜,秩序井然。家住江南小區的陳女士一邊挑選芹菜一邊說:“前幾天,我還怕超市里菜不夠賣,專門囤了三五天的量,現在來看,啥都有,不用多囤,價格也正常。”
天天樂超市店長何飛介紹,近期,為了充實、穩定超市貨源,超市方努力從各地調貨,同時派人在山東、湖北等基地進行源頭直采,采取源頭到超市的“點對點”輸送方式,確保貨品的安全性。
何飛說:“為了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障市民的生活必需品,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為超市辦理了通行證,并為物資運送車開通了綠色通道。從外地回來的生活物資車輛,司機實施不下車的閉環管理,對車輛進行消殺后,才可進入城區。最近運輸成本明顯上升,但是作為本地企業,我們選擇自己承擔這些壓力,盡量不漲價,給市民一份安心!”
何飛說:“目前,超市蔬菜、蛋奶、瓜果供應穩定,每天都有輸送回來的貨,超市的日均儲備在10噸左右。”
據何飛介紹,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休閑類食品和方便食品銷量劇增,為了滿足需求,超市也在積極備貨,餅干、面包、方便面的儲備量各有2000件。“從超市方面來看,生活必需品供應能滿足市場需求,市民不必恐慌,也不需要大量囤貨。”何飛說。
保供應穩市場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為確保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我市各相關部門抓早動快,將疫情防控與物資保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我市印發通知,強化技術指導,加強產銷對接,切實抓好蔬菜和肉、蛋、奶等“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生產不停頓、供應不斷檔、產品不漲價。
據了解,目前全市設立市縣服務熱線9個,及時協調解決“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堵點問題。據1月6日的調度資料顯示,當日可采收蔬菜面積3.38萬畝,日產量94.5噸,平均價格8.6元/公斤,調入蔬菜50噸。日供應豬肉47.6噸、禽蛋255噸。
市商務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商務局迅速啟動戰“疫”保供多項措施,一方面全面鋪排,對轄區內重點商場、超市的疫情防控和市場保供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在全市確定了38家重點儲備企業,保障物資供應充足;另一方面,制定市場供應保障工作方案,積極對接上級單位,協同市發改、農業等部門,建立貨源地聯系機制,開辟除西安外的省內其他地市及山東、湖北等省份第二貨源供應基地,力保貨源充足。此外,他們協同公安、交通、市場監管等部門,及時建立了保障運輸渠道暢通聯動工作機制,緊急協調落實,全力保障供需平衡、價格穩定。
據市商務局工作人員介紹,截至1月3日,全市38家重點保供企業生活必需品動態總庫存1877.51噸,其中,大米庫存391.97噸、面粉庫存284.15噸、食用油庫存497.09噸、肉類庫存34.95噸、蛋類庫存27.71噸、奶類庫存70.77噸、蔬菜庫存570.87噸。
“從檢測和檢查情況來看,市場目前供應充足,運行平穩有序,建議市民勿盲目搶購囤貨,應理性消費。”市商務局工作人員說,“市上還對全市商貿流通行業的重點從業人群、冷鏈冷凍從業人員進行全面摸排,引導從業人員落實好各項防疫工作要求,及時做好核酸檢測,切實確保商務行業從業人員健康安全,從而全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物資供應正常,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疫情防控期間,物價成了市民極為關心的事情,穩物價也成為保民生的重要一環。記者從市發改委1月4日發布的價格信息監測表上看到,糧油等重要商品價格與前一周持平,沒有上漲和下跌變化;在蔬菜市場零售價格檢測表上,記者通過與前一周期對比發現,除菠菜、白菜、芹菜等個別蔬菜價格稍有下跌外,其他菜品價格皆保持平穩運行。
“市場價格總體平穩,個別波動屬于正常現象,在特殊時期,市場表現穩定有活力,市民可以放心。”市發改
委成本監測科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