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比看·全省黨報全媒體行動走進咸陽采訪掠影

咸陽彩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里,負責人向采訪團介紹最新一代的液晶面板。

趙夢桃紀念館

正泰工廠的流水線上,工人們正在組裝產品。

冠捷公司的生產線上,機器人和人工同時作業。

咸陽杜克普服裝有限公司的生產流水線

三原縣達利園食品生產線項目
本報記者 趙有良 謝非
5月22日,“曬比看·全省黨報全媒體行動走進咸陽”活動在咸陽市三原縣畫上圓滿的句號。
一周的時間里,省、市黨報的60多位調研采訪團成員深入咸陽兩區六縣,以全媒視角見證了咸陽各地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場景和生動畫面:咸陽隆基8年時間將單晶硅片做到全球領先,一季度實現產值9.6億元;CEC·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重振咸陽電子產業雄風;冠捷顯示科技通過“一帶一路”向全球輸出“咸陽制造”;森永潤客1小時產出1.3噸食品,年產航空食品1946萬份,讓陜西小吃飛向藍天;“農光互補”發電項目“棚頂光伏,棚下種菇”;家福美(高)密度纖維板項目,在西北地區屬單線產能最大、設備技術最先進的現代化人造板生產線;陜西尤愛倍特乳業創新經營方式,將羊乳粉賣出了“牛市”;三原伊利綠色生產及人工智能技術升級項目,竣工投產后可實現日產777噸常溫酸奶及液態奶產品,年產值可達到25億元;達利園食品項目建成國際領先的食品、飲料生產線近20多條;陜西聯塑科技投資5億元,建設綜合生產車間5萬平方米,年產8萬噸塑料管道生產線70條;傳承58年的“夢桃精神”讓咸陽紡織業“浴火重生”;咸陽湖景區經過10多年的擴建,已形成“萬畝水面、萬畝綠地、萬畝花海”的渭河生態濕地長廊和城市中央水生態景觀帶……
隨著正泰、冠捷、伊利等知名企業落戶咸陽,彩虹光電、隆基光伏、法士特等產業項目相繼建成,一批支撐發展、引領轉型的產業項目已經在咸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咸陽已擁有35個工業大類,形成了能化、裝備、食品、醫藥、建材、電子、紡織七大支柱產業,帶動咸陽形成了5個千億級優勢主導產業、4個五百億級特色產業和4個百億級新經濟。現代新興產業集群高效聚集,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書寫了咸陽百業興旺、一路向陽的高質量發展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