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讓商山洛水“動”起來“活”起來“熱”起來
本報記者 李小龍
2020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要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突出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舉措,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商洛陸港實業園區一角
4月15日10時,在丹鳳夏雨食品有限公司,10多位工人忙著把一箱箱密封的雙孢菇、草菇罐頭裝上卡車。
“今天這個貨柜將從青島港發往韓國,產品價值4.8萬美元。昨天往俄羅斯發了2個貨柜,前天往日本發了1個貨柜。”丹鳳夏雨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羅涵瀟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僅今年一季度已經出口產品189噸,實現收入547.54萬元。
如今,商洛特色農產品、新材料、中藥材、服飾、草編等紛紛銷往東亞、西亞、歐美4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山里的企業也走出國門對外投資,商洛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合作與交流越來越頻繁,這都得益于我市堅持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兩端發力,不斷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著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持續深化改革 用心厚植發展沃土
“審批局的培訓非常及時!幫我們解答了項目可行性、立項程序等前期工作的許多困惑,對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建設幫助很大。”3月11日,陜西帝辰建業有限公司法人班道第辦理項目建設相關手續后高興地說。
3月5日至12日,鎮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開展重點項目“集中審批周”活動,手把手輔導、面對面服務、點對點完善手續,為全縣137個重點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去年以來,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減證便民行動和“不見面”審批,設置“一件事一次辦”“全省通辦”和自助服務專區,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全覆蓋,全市“一網通辦”率94.35%,居全省前列。
深化“放管服”改革只是我市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中的一項。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嚴重沖擊,我市采取一系列創新舉措,持續釋放出更多的改革紅利。
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出臺了《關于推動商洛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了10項重點工作和當前急需抓好的16項階段性重大事項專班推進工作機制。出臺穩經濟20條、促發展10條、穩就業22條、擴消費24條等舉措,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經濟運行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穩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目前全市15家國有企業“三供一業”移交工作全部完成、全部驗收?!渡搪迨惺袑賴衅髽I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印發實施,19家“僵尸企業”完成處置,處置率達76%。
深入開展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頂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市新增減稅降費5.69億元。入選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獲得中央財政獎補5000萬元。
持續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商洛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有序推進,全市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6個,技術合同成交額1.74億元,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9家。
……
一項項改革相繼落地、持續加力,一個個“老大難”問題被化解,全市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被進一步激發,為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提供了肥沃土壤、增添了更多動力。
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釋放市場活力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強力保障。
“去年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園區幫我們解決了口罩、酒精等必備物資缺乏的問題,為復工復產提供了保障。”洛南環亞源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金鑫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洛南縣衛東工業園區負責人赴省上,解決外省原料難以進廠的問題,還為公司爭取到國家項目扶持資金1500萬元,協調長安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6000萬元,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難題。通過政府部門的牽線搭橋,洛南環亞源銅業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企業簽訂了年進口2.5億元銅精粉意向協議。
去年,我市按照全面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打好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收官戰的總體目標,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深入開展“五大專項行動”,把營商環境納入市委專項巡察內容,健全考核、約談、責任追究等制度,有效解決來回跑、中梗阻等問題,營商環境投訴率大幅下降,市場主體穩定增長。
市上將優化營商環境347項年度重點任務細化分解到33個市級部門和各縣區,出臺了《商洛市政務服務“好差評”實施方案》等32項服務制度,創新編制了《商洛市營商環境大數據監測分析管理平臺建設方案》,按規定對26家企業實行了免于行政處罰處理,對245戶企業實施信用修復,對300多家企業實行約談、警告、留置等審慎監管包容措施,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2020年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12.36萬戶,同比增長12.06%,增速比2019年提高4.86個百分點;新增減稅降費5.75億元,企業運行成本明顯降低。
強化招商引資 主動融入“三大開放空間”
招商引資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后勁所在,更是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重要途徑。
4月17日上午,在商洛瑪威爾琦服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趕制衣服。“最近我們正在忙著制作一批童裝,產品將于6月份發往法國,價值113.29萬元。”公司負責人袁燕告訴記者,該服裝公司是柞水縣從南京市招商引資的企業,集服飾生產、加工、輔料配套、外貿出口為一體的勞動密集型外貿服飾加工廠,產品主要銷售出口至意大利、法國、加拿大等國家。
“商洛是一座古老而年輕的美麗城市,這里不僅有綠水青山的‘好顏值’,更有資源富集的‘好價值’;不僅有高鐵時代的‘新機遇’,更有蓄勢待發的‘新活力’;不僅有傳統文化的‘親商基因’,更有創業生態的‘利商之策’。‘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立足陜南綠色循環發展定位,深度挖掘生態、區位、資源、文化‘四大潛能’,著力培育特色農業、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四大產業增長極’,支撐商洛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后發趕超。”去年12月21日,在商洛招商引資大會上,市委書記郭永紅語氣堅定地說。
去年末的商洛招商引資大會,在西安、北京、南京、烏魯木齊、深圳、武漢設立6個分會場,300多名客商參加,大會共簽約項目25個,總投資207.3億元。
土生土長的山陽人毛加興,同濟大學研究生畢業后留在了上海創業,但一直想回鄉創業。山陽縣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大會聯系上了他,促使他第一個入駐山陽縣電子信息產業園。不僅如此,毛加興還當起山陽駐外招商大使,引薦代加工手機的佳德同創有限公司和生產LED的品佳科創兩家公司也進駐了山陽縣電子信息產業園。
今年3月30日,鎮安縣召開重點項目建設暨招商引資誓師大會和“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招商大會,邀請鎮安籍在外成功人士、簽約客商、縣內重點企業100多人參加大會,成功簽約合同項目34個、協議項目27個,簽約金額共計115.13億元。
一年來,市上堅持實行領導帶頭、縣區主攻、專班推進、部門協同的招商機制,緊盯近接“兩群”、遠承“兩圈”、融入“兩帶”的“三大開放空間”,主動接受西安、武漢、重慶等城市輻射帶動,加強寧商、津商協作,創新開展網絡招商、精心策劃主題招商、大力開展鄉情招商。去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42.31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7.99%,同比增長9.61%。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94.4億元,同比增長150.64%,其中省際項目到位資金148.32億元,同比增長143.19%。
聚集各類要素 推進更高水平開放
去年10月15日,商洛陸港實業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5A級物流企業”,標志著我市物流企業跨入國家先進物流企業行列。該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集公鐵多式聯運、倉儲配送、加工貿易及口岸等綜合物流服務為一體的國有控股物流企業。目前,我市正在依托該企業籌建國家二類陸路貨運口岸,推動構建“大交通、大通關、大物流”格局。
去年12月18日,商洛海關正式掛牌,這對商洛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意義重大。
“以前還得去西安海關報關,現在在商洛海關就把手續辦了,真是方便多了!”羅涵瀟高興地說,最近幾乎每周都往國外發貨,要放在以前,就得不停地往西安跑,太麻煩了。
“商洛海關隸屬于西安海關,負責商洛市進出口貨物的通關、查驗、放行、減免稅、檢驗檢疫等海關業務。”商洛海關辦公室主任趙海波介紹,目前海關全面推行跨境貿易進出口單證“容缺辦理”制度,出口貨物退免稅實現無紙化申報,出口貨物退免稅實現無紙化申報,出口退(免)稅一二三類企業平均辦理時間分別壓縮至2個、6個、8個工作日。
去年以來,我市始終把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作為推進“六穩”“六保”工作的重要內容,把不斷強化外貿主體培育作為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重中之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齊發力,進一步穩住擴大海外市場,提升利用外資水平。
去年,我市全年新增外貿備案企業34家,新認定市級出口示范基地1個,商洛市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在立項審批,累計創建省、市級外貿出口示范基地12個;全年出口14.85億元,進口1.6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268萬美元。今年一季度出口3.42億元,進口1.58億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開放再出發。我市將勇立潮頭,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著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爭做時代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