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線下渠道 拓寬線上渠道
我市搭建消費扶貧供銷體系
本報訊(記者 陳靜)近年來,我市堅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互利共贏”的原則,以打造消費扶貧專館、專區(qū)、專柜平臺為抓手,深化寧商扶貧協(xié)作,發(fā)展供銷電商,開展電商直播,不斷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帶動群眾穩(wěn)定增收,為鞏固脫貧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撐。搭建農產品促銷平臺。
消費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在省內外建成消費扶貧專館16個,在南京、西安、北京等地建成消費扶貧專館(專店)43個,年銷售商洛農副產品1.8億多元,打造了商洛農產出山進城展銷窗口;依托蘇寧易購、蘇果超市及供銷合作社網點,建設消費扶貧專區(qū)7個,120多家商洛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及銷售企業(yè)組織以商洛核桃、柞水木耳為代表的776個品種入駐消費扶貧專區(qū);發(fā)揮龍頭企業(yè)示范引領作用,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網點設立消費扶貧專柜和促銷窗口35個,商洛市商山工坊農產品有限公司在哈薩克斯坦建設海外倉,年銷售商洛茶葉200多噸,金額1000多萬元。
組織消費對接活動。組織企業(yè)積極申報扶貧產品,139家企業(yè)1103種產品入駐“扶貧832”平臺,2020年通過該平臺銷售商洛農產品達7839.39萬元;推動寧商協(xié)作消費扶貧工作,設立了商洛農產品促銷中心南京辦事處,帶領企業(yè)登門拜訪南京預算采購單位50多家,邀請江蘇省和南京市供銷合作社來商洛開展消費扶貧對接座談會,開辟商洛農產品進江蘇綠色通道,去年以來,在南京市場銷售商洛農產品2074.8萬元,與蘇果超市等企業(yè)簽訂長期供貨協(xié)議6份,商洛扶貧產品進入南京市政府機關食堂和江蘇省電視臺員工超市等采購單位進行展示銷售。
完善電商服務體系。建成了7縣區(qū)供銷電商縣域運營中心和電商平臺,以及商洛供銷電子商務倉儲物流配送中心、182個鎮(zhèn)村級電商服務站,構建了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完整的電商生態(tài)鏈,為線上展示展銷商洛農副產品搭建了展臺。
創(chuàng)新網絡銷售模式。組建商洛山地農產直播聯(lián)盟,利用抖音、斑馬會員等平臺開展直播帶貨5場次,現(xiàn)場帶貨380多萬元;建成了陜南首家網紅直播孵化基地,聯(lián)合郵政等單位舉辦全市電商直播帶貨培訓班,培訓了600多名本土電商直播人才,為消費扶貧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