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 桂青圓)去年以來,商南縣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打出“幫、促、保、帶、扶”“組合拳”,多渠道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31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332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6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以內,全縣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實施勞務轉移幫就業。出臺《商南縣疫情防控期間促進就業創業十二條措施》,組織網絡招聘23場,對接企業152家,發布崗位信息2.1萬條,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6萬人),創勞務經濟收入11.05億元。舉辦“區域幫扶勞務協作暨第八屆高校畢業生城際聯動”招聘會、2020年就業扶貧暨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簽訂區域就業協議108人。實施季節性短期務工專項行動,有組織輸送3批156名農民工赴榆林務工,帶動全縣農民工赴陜北、寧夏等地務工千余人次,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深化溧商協作促就業。在南京市溧水區建立商南駐南京勞務輸出工作站,搭建溧商勞務輸出工作平臺,舉辦溧商“線上招聘”5場,在溧商兩地建成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實訓基地、焊工培訓基地,開展“訂單式”培訓14期685人,向南京金龍客車公司、南京萬德集團等企業輸送156人。
巧抓公益崗位保就業。抓防疫公益崗位開發促復工復產,解決無法外出人員771人就地在防疫公益崗位實現就業;抓移民公益崗位開發促搬遷就業,在移民搬遷集中區設立移民就業服務站,安置52名貧困勞動力在移民小區就業;抓扶貧公益崗位開發促脫貧增收,在69個貧困村開發特設公益崗位,在所有村民小組開發村組公益崗位,幫扶“三無”貧困勞動力1258人就業;抓城鎮公益崗位開發促鄉村振興,開發公共管理、美麗鄉村、護水護路等城鎮公益性崗位,解決就業困難人員等就業689人。
扶持自主創業帶就業。結合創業人員及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實際,持續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新政策宣傳,擴大政策知曉率和覆蓋面,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0筆4519萬元,其中貧困戶14筆157萬元,扶持創業250人,帶動就業502人,創建信用村1個,開展創業指導650多人次,新增創業企業451家,個體工商戶1285人,兌現一次性創業補貼339人105.1萬元,商南“天魅之裳服飾加工”“追目網絡科技”創業項目成功晉級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陜西省選拔賽復賽,被納入陜西省創業項目庫。
優化公共服務扶就業。推行網上“不見面”招聘服務,推行就業失業登記、創業擔保貸款“一網通辦”,讓服務對象“最多跑一次”,成功參與舉辦全縣首屆“大管家杯”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商洛市“鹿茗杯”茶藝技能競賽系列活動,提高了從業者技能水平和創業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