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強 陳聰利)“這幾年我們后坪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養的有雞、蜂、魚,而且還種花椒、柿子、蒼術……我在家門口打點零工就能養家,兩不耽誤,這都多虧我們村黨支部。我堅信,跟著黨支部走,一定能脫貧致富。”后坪村村民曹陽春笑著說道。
近年來,商南縣湘河鎮后坪村積極探索“黨支部+”模式,發揮黨建作用,以“黨旗引領脫貧路”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聚焦支部引領、黨員示范、產業帶動三大著力點,創新發展方式,助推鄉村振興。
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村黨支部以“黨建帶產業、產業帶民富”的思路,突出黨支部“引路”作用,前期積極調研征求各方意見,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協調產業啟動資金,盤活村集體資源,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后坪村新葦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發展花椒、柿子、蒼術、蛋雞、中華蜂五個產業,每項產業黨支部都建有村集體的示范帶動基地,帶動和激勵群眾自主發展產業,勤勞增收致富。同時設有林果業、畜禽業、中藥材3個產業鏈黨小組,將52名黨員嵌在產業鏈上,成為支部與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真正實現了“黨群牽手”。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黨員走到群眾中去。扶持農村黨員以村集體經濟產業為依托,帶頭發展產業,讓有勞動能力的黨員都有脫貧致富項目,產業帶動群眾發展。充分利用遠程教育開展精準培訓,培養一批黨員致富帶頭人。完善黨員幫扶機制,確保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至少有1名有能力的黨員結對幫扶。后坪村黨支部共培養黨員產業帶頭人25名,培養致富能手村干部2人,評選掛牌黨員示范戶12戶。
村黨支部始終堅持生態綠色發展理念,因地制宜進行土地流轉,推進產業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特色化。后坪村以村集體經濟為核心,強力帶動五個產業基地發展壯大,形成各產業基地示范引領群眾發展致富。今年發展“庭院經濟”,種植水雜果3500棵;指導村民科管600畝花椒、1100畝柿子;養殖蛋雞1.5萬只;村集體流轉土地30畝種植蒼術,帶動農戶63戶。采取以獎代補,對養殖中華蜂的共補助55戶10萬元。全村形成“山上有果、林下有雞、地里有藥、花間有蜜”產業格局,累計帶動群眾400多戶。目前,戶年均增收2000元,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到15萬元。